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碱、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纯碱、空气B.氢气、硫酸、石灰水
C.水、烧碱、生铁D.铜丝、熟石灰、石油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碱主要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

解答 解:A、氧气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
B、氢气属于单质,硫酸属于酸,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
C、水属于化合物,烧碱属于碱,生铁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铜丝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碱;石油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要根据单质、盐、混合物的概念回答本题,要把握要点,知道常见物质的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使福岛1-5号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我国产生了影响,多个省市检出从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元素碘-131,同时还监测到更加微量的人工放射性元素铯-137和铯-134.
(1)稳定性碘-127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和74中子,则放射性碘-131其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
(2)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产生这次地震原因是由于板块的碰撞张裂而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土卫六”是土层最大的一颗卫星,最近科学家发现它的表面遍布“湖海河流”,这些“湖海河流”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液态甲烷和液态乙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烷和甲烷都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B.乙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3
C.每个乙烷分子中有18个质子
D.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贝壳中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贝壳洗净、干燥、捣碎后,取25g样品加入烧杯中,加入2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为216.2g.(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已知该状况下CO2的密度约为2g/L,理论上产生的CO2在此状态下的体积为多少升?
(2)贝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性质探究](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O2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CO2生成;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工业制备]
(3)稳定剂的作用是防止H2O2分解;稳定剂中MgCl2和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Na2SiO3=MgSiO3↓+2NaCl;
(4)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
(5)图1操作Ⅱ中洗涤晶体的试剂最好选用C(填字母);
A、饱和NaCl溶液      B水       C异丙醇       D稀盐酸
(6)根据下表数据,你认为上述制备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5~20℃.
温度范围/℃5~1010~1515~2020~25
活性氧含量/%13.9414.0215.0514.46
“鱼浮灵”的产率/%85.4985.7888.3883.01
注:活性氧含量是指产品中能转化为O2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测定]
利用图2装置进行产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①”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0.5%是合格品.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2和O2
(7)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其目的是使残留在装置中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8)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y的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9)装置B的作用是①②(填序号);①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②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10)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12%;属于合格品(填”一等品”或”合格品”);x:y=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由此得出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经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再向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经过滤得滤液C.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碳酸钠,形成沉淀的一个方程式:Na2CO3+Ba(NO32=BaCO3↓+2NaNO3或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3)取步骤(2)实验后的滤液C,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无现象,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不含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是(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OH,取滤液B于试管中,接下操作是:加入酚酞试液,出现溶液变红 则含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常用仪器的使用、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内容.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②集气瓶;
(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是反应物是固体;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CH4、NH3(填化学式);
(4)用B、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b (填“a”或“b”)通入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2N2H2Ca2+$\stackrel{+5}{P}$2O5
符号的意义2个氮原子2个氢分子钙离子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①③④(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③(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我市从去年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碳,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③(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
(6)某市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BC.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