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磷在氧气中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化合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反应
(3)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4)高锰酸钾受热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5)水通电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分解反应.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1)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5)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化合;
(2)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
(3)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
(4)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
(5)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分解.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配、注、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CO并用CO和CuO 在G装置中反应,通过观察固体颜色变化验证CO的还原性,同时得到单质Cu.(已知:H2O(气)+C$\frac{\underline{\;高温\;}}{\;}$   H2+C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的操作方法为从长颈漏斗处注水至液面浸没末端管口,把导管另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锥形瓶,烧杯中的导气管有气泡冒出,放开手,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向A装置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是先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广口瓶中,然后塞上橡皮塞,从长颈漏斗内加入稀盐酸至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浸没起来;
(2)装置C中浓硫酸用来干燥气体,若没有C装置对实验带来的主要影响是在装置D中会生成具有还原性的氢气,无法证明一氧化碳也具有还原性;
(3)写出A、H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aCO3+2HCl═CaCl2+H2O+CO2↑、HCuO+H2$\frac{\underline{\;\;△\;\;}}{\;}$Cu+H2O;
(4)在H中观察到黑色的固体慢慢变成红色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I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
(5)该装置中有一明显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提出改进方法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在I的管口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6)实验结束时应首先熄灭H 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下列均为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A和方案B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A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从烧杯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间的$\frac{1}{5}$.
【反思与评价】(1)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使瓶中的氧气充分消耗;
(2)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原因是气密性更好.
(3)若将A中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反应生成气体,填补氧气减少的空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如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反应物都有氧气,②反应条件为点燃,③都需要加热,④都为氧化反应…(只答四点),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铁丝燃烧生成物是固体而其它的生成物是气体.
(2)甲进行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液态.
(3)写出该实验中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材料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正常的鸡蛋内蛋清里含有过氧化氢,其在酶的催化作用产生氧气供给胚的呼吸作用.蛋壳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酶\;}}{\;}$2H2O+O2↑,胚所进行呼吸作用是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2)把一个完好的鸡蛋放入一个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液深大于鸡蛋的直径),会看到什么现象?鸡蛋在烧杯中会如何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实验室里,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氢气难溶于于水.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发生装置可以和二氧化碳的相同B.收集装置完全同氧气
C.发生装置不同于氧气的D.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生石灰(CaO)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如图2),小明从雪饼袋内取出一包干燥剂,用它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一:探究干燥剂是否已经失效,方法是取该干燥剂于烧杯中,加适量水,用温度计测量,若温度升高,则没有完全失效.
探究二:干燥剂已经完全失效,其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变质后的成分可能是:
猜想1:氢氧化钙;     猜想2:碳酸钙;     猜想3:Ca(OH)2和CaCO3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和水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分别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如图1).

(1)依据小明的实验,确定猜想1不正确.
(2)小明要进一步确定实验结论,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取滤液C于试管中,通入CO2,观察现象.
(3)小刚的实验还不足以得出结论,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测定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4)小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他的实验数据是锥形瓶内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量小于6.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读液体体积
D.
过滤浑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矿石粉碎C.食物腐烂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