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YX3 | B. | XY3 | C. | X3Y | D. | X2Y |
分析 根据原子的每层电子数的关系来推断元素,然后利用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最后利用化合价来判断生成的化合物.
解答 解:核电荷数为1~18的x、y两元素,
由x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差等于5,
若为2个电子层,则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2+5=7,则质子数为2+7=9,即为F元素,因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若为3个电子层,则次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8-5=3,则质子数为2+8+3=13,即为铝元素,因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而y元素比x元素的原子多4个电子,
即x元素为F时,y元素的质子数为9+4=13,则y为Al元素,
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可形成yx3,没有该选项;
当x元素为Al时,y元素的质子数为13+4=17,则y为Cl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可形成xy3,
故选B.
点评 本题较难,学生应学会假设x元素的电子层,利用每层电子数的关系来推测符合条件的元素,即x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假设的前提是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frac{1}{5}$ | |
B.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
C. |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frac{1}{5}$ | |
D.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并冷却后在打开弹簧夹(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 |
B.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
C. |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通过降温的方法变成饱和,则所有接近饱和的溶液都可通过降温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 | |
D. |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有机物在氧气充分燃烧 能有CO2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 ||
C. | 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 | 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玻璃容器并不是都可以做反应容器 | |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 | |
C.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预热,固体加热则不需要预热 | |
D. | 制取气体的装置必须检验气密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与a、b作用的物质 | a | b |
稀硫酸 | 溶解并放出气体 | 无明显变化 |
c的硫酸盐溶液 | 表面有c析出 | 表面有c析出 |
A. | a、b、c | B. | c、a、b | C. | a、c、b | D. | b、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 |
B. | 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 |
C.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D. | 草木灰是常见的复合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