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钙、铁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
B.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金属活动性的判断依据
C.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确定该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D.碱和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分析 A、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分析解答;
C、根据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是通过计算的出来的,进行解答;
D、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 解:A、人体中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正确;
C、根据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是通过计算的出来的,所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不能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故B错误;
D、盐和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和氨水,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化学基本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完成此题,需要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检验氢气时发生爆鸣:2H2+O2 $\frac{\underline{\;点燃\;}}{\;}$ 2H2O
B.铁片溶于稀硫酸:2Fe+3H2SO4═Fe2(SO43+3H2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 $\frac{\underline{\;高温\;}}{\;}$ CaO+CO2
D.氢氧化钠吸收NO2、NO生成亚硝酸钠和水:2NaOH+NO2+NO═2NaN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熟石灰,A和B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2)H的化学式为Fe3O4,浅绿色溶液G中的溶质的阳离子符号:Fe2+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小明同学说:上述整个反应中包含了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个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对吗?对 (填“对”或“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满水后的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50g,将质量为9g的树脂眼镜放进杯里,溢出水后,测得玻璃杯、树脂眼镜和水的总质量是154g.树脂镜片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6H3OHCH2n,则该成分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一定条件下,4.6g酒精与8.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2.8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5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6H2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把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误当成稀硫酸,加到盛有镁条的试管中,镁条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和白色不溶物生成.于是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及结论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M和白色不溶物N/
实验Ⅱ将气体M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气体M是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N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猜想与假设】
①N可能为Mg(OH)2;②N可能为MgCO3;③N可能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实验Ⅲ:
(1)取白色不溶物N适量,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观察到固体N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则白色固体N中一定含有碳酸镁.
(2)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N适量,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将气体全部通入如图装置中(假设每一步骤均进行完全).
(3)实验数据
 装置A的质量 装置B的质量 
 通入气体前 292.4g 198.2g
 通入气体后 294.2g 207.0g
(4)实验分析
①装置B的作用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C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B.
②若上述该白色不溶物N的组成用xMg(OH)2•yMgCO3表示,则x:y=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青岩古镇不但其传统文化吸引各方游客,她的笑食也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请从化学视角冋答下列问题.
(1)闻到青岩卤猪脚浓郁香味,说明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2)“鸡辣椒”“米豆腐”“洋芋耙”“玫瑰糖”“豆腐圆子”“丝娃娃”等也很具特色,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至少写出两种).
(3)米豆腐的制作中要放入适量生石灰,故吃米豆腐时往往要加适量的醋,原因是中和生石灰生成的碱性.
(4)“玫瑰糖”中的糖主要是麦芽糖,其化学式为C12H12O11,由该化学式能获得的信息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玫瑰糖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共35个;玫瑰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12×12+1×12+16×11=332;玫瑰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2:1×12:16×11=72:11: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甲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常见气体,乙装置中有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彩色气球,红球中充有空气,蓝球中充有氧气.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导管,②集气瓶.
(2)用橡胶管将A、B连接,打开分液漏斗和活塞,缓缓将X滴加到Y上,有气体生成.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欢欢上升,蓝球几乎不动,则甲球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其中Y起催化作用.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和蓝球均几乎不上升,则甲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该实验的一条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如图丙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的反应发生后,a处的现象是紫色液体变红色;微型装置尾部蜡烛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答出一条即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或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