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如图),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根据已学化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E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O2+H2O=H2CO3
(3)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 (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白磷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
(2)根据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解答 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白磷与氧气接触时没有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二氧化碳进入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1)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CO2+H2O=H2CO3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点评 本题是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气体制取、收集、性质、反应原理等,解决本题需要掌握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等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水蒸气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2)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的乳酸(C3H6O3),使人体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酸痛消失.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3H6O3+3O2═3CO2+3H2O.
(3)发射卫星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利用四氧化二氮(N2O4)的助燃性使其燃烧.燃烧尾气由氮气和水蒸气组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H4+N2O4$\frac{\underline{\;点燃\;}}{\;}$3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据图回答问题.

(1)M、N、L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由图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L20g.
(2)图Ⅰ中a点可表示M在30℃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的甲、乙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Ⅱ所示的现象,则T℃<10℃(填“>”、“<”或“=”).
(4)若M物质中混有少量的L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工业上利用煅烧石灰石(CaCO3)的方法生产生石灰(CaO),同时得到产物二氧化碳,试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2)若煅烧1500t含杂质10%的石灰石,能生产生石灰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内容:
(1)①属于复合肥的盐是KNO3(合理即可);②一种由离子构成物质NaCl(合理即可);
(2)①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SO2(或NO2);②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N}$H4$\stackrel{+5}{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
(1)2个铜原子2Cu;(2)4个氢氧根离子4OH-;(3)氯化镁中氯元素显-1价Mg$\stackrel{-1}{Cl}$2
(4)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丁同学猜想:NaCl、Na2CO3
【查阅资料】NaCl、CaCl2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白色沉淀是CaCO3,CaCO3能和稀盐酸反应,二者不能共存.
【设计实验】乙、丁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乙(填“乙”或“丁”)同学的实验结论错误,原因是若溶质只有氯化钠,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时,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骑自行车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许多市民骑自行车上下班.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是有利于减少城市的(  )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