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制取氧气的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装置D(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4)A装置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是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则优点是②(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6)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①(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锥形瓶.

分析 (1)根据装置的用途,确定里面装入的药品.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则要求不能残留空气,排空气法不能达到目的.
(3)制取装置的气密性是否严密不漏气.
(4)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并掌握验证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5)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特点和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装置对比分析,找出优点.
(6)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使气流平稳生成,可防装置爆炸.

解答 解:(1)A装置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的装置,一般从分液漏斗(其作用是分离液体)加入液体,固体先放在锥形瓶中;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就应该作为反应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是一个敞开环境,外面的空气可能进入集气瓶内,而用排水法收集时,由水形成的密闭环境,故收集到的氧气更纯.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D.
(3)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说明瓶中没有收集到氧气.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却收集不到气体,说明装置漏气;故答案为:装置漏气;
(4)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二者接触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于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的反应,故可用A装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为: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故答案为: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5)实验时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代替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用加热,可节约能源;故答案为:②;
(6)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使气流平稳生成,可防装置爆炸,可以采用;
②用体积小的锥形瓶,使迅速生成的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易发生爆炸或使液体喷出,造成危险,不可采用;
③加热反应物,也使反应更加剧烈,不能采用.故答案为:①.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仪器的使用,装置的选择,注意事项,装置的评价,都将是中考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有一瓶无色液体可能是过氧化氢或水.请设计实验检验这瓶液体是过氧化氢还是水.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放到指定容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甘肃省曾出现了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过程.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有些地方的能见度一度降至零.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CaCO3和,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步骤如下:
①按图1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a.步骤①所加的酸溶液是稀盐酸.
b.装置Ⅱ的作用是吸收CO2中的水;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的作用是使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
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Mg(OH)2、CaCO3、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图.

(1)图中属于单质的是O2(写化学式).
(2)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过氧化氢分子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氧分子(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l.②NO2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之一,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stackrel{+4}{N}$O2.③水是生命之源,表示5个水分子的化学符号是5H2O.④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H4
(2)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②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胃内的温度高,导致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③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④若要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选用厨房中的食醋.⑤防止铁锅生锈的一种方法是用后擦干涂油.⑥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结合如图所示的四瓶溶液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③号瓶溶液中溶质的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农业上可以用②中的溶液来选种(填序号)
(3)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填化学式)
(4)①、②、③三种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由于(  )
A.都是无定形碳B.都是疏松多孔,表面积大
C.它们的密度小D.其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