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全球的水量分布情况是:海水96.5%,陆地淡水2.53%,陆地咸水0.97%.请用适当的示意图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海水96.5%,淡水2.53%,陆地咸水0.97%,可画图为: 【解析】 由海水96.5%,淡水2.53%,陆地咸水0.97%,可画图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D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最外层电子会有得失,但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所以元素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则元素性质不活泼,如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一般易失电子,为金属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一般易得电子,为非金属元素。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C.新鲜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C 【解析】 试题空气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属混合物;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B正确;空气由氮气、氧气等组成属混合物,C错误;空气的组成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月清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镁条在盛有食醋的试管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烫

D. 铜绿与盐酸反应时,产生气泡,并得到无色溶液

C 【解析】 试题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氢强,镁条在盛有食醋的试管中与醋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烫,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与盐酸反应时,产生气泡,并得到蓝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月清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C 【解析】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放置以防止污染试剂。故A错误;B、过滤液体时,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且要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利用手上的热量使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若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C 正确;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D 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4.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某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柱状图.

(1)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________的国家.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公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为1mL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________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谈谈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三种做法_______

极度缺水8.6用淘米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装节水水龙头 【解析】 (1)由人均水量表可知中国的人均水量<5000m3,属于极度缺水。 (2)因为1小时是3600秒,所以24小时是86400秒,又因为每秒钟滴2滴水,所以一昼夜滴水滴数为:86400×2=172800滴,还因为平均每20滴水为1毫升,所以一昼夜流失水体积为:172800÷20=8640ml,即8.6L。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4.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总水量多,淡水资源少 B. 氮气可以做保护气

C. 液氧可以做火箭的燃料 D. 工业上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

C 【解析】 A、水覆盖地球的71%,但是能够被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故A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能做燃料,故错误; D、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故D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密闭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

A. 甲瓶中有水流入    B. 乙瓶中有水流入

C. 甲、乙两瓶中均没有水流入          D. 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D 【解析】 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甲瓶内压强减小,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乙瓶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但两瓶是连通的,最终压强相等,都比原先小,所以打开弹簧夹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1.1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

(2)铁铸成锅________

(3)冰雪消融________

(4)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________

(6)酒精挥发.________

(7)食物腐烂________

(8)铜丝弯曲________

(9)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_______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太阳光作用下,在叶绿体中生成氧气和葡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