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目的 | 除去O2中的CO | 除去CO2中的CO | 除去H2中的CO | 除去O2中的H2O |
方法 | 通过灼热的Cu网 | 点燃 | 通过灼热的CuO | 通过固体NaOH |
A | B | C | D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型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红砖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应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 |
Ⅳ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红砖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实验Ⅱ、Ⅲ证明:红砖粉末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_____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 S B. C60 C. H D. 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
C. 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 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最后的实验现象可能会出现进入的水少于空气总体积的1/5,可能导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 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D.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你用化学符号对下列微粒或物质进行表示:
(1)2 个氧分子_____;氯离子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3)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 价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蒙阴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轮验收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 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图。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15.0g黄铜材料中含锌_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