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表示的是同一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分析 A.根据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本质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 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故正确;
B.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故正确;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就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生成新物质,因此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联系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溶液是一种(  )
A.机械混合物B.化合物
C.纯净物D.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是氧化汞分解示意图,从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氧化汞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待药品放到管口后,再慢慢竖起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化学变化,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间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铁锈.
(2)石蜡熔化物理变化,固体石蜡受热熔化为液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3)纸张燃烧化学变化,纸张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
(4)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化学变化,铜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其他物质--铜绿.
(5)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物理变化,潮湿的衣服晒干,是水分蒸发到空气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6)下雪后天气晴朗,雪融化物理变化,固态的雪受热变成液态的水,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给体温计消毒时,应该(  )
A.用自来水冲洗B.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
C.在沸水中煮20~30 minD.在火焰上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完成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不能(填“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根据下列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
探究目的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氢氧化钠固体、水
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
(1)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应用玻璃棒搅拌.
(2)图示③中的错误改正后,上述实验能否测得氢氧化钠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范围?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测量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前水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
②2Cu+2H2SO4+O2═2CuSO4+2H2O.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1)物质B 是锌   
(2)物质D 是稀盐酸   
(3)溶液A 和固体C 中都含有铜、锌两种元素       
(4)过程Ⅱ、Ⅲ中的分离操作是过滤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