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回答后面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烧杯,②?燃烧匙.
(2)向A装置塑料瓶中加入约$\frac{1}{3}$体积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然后打开瓶盖,向液体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根据装置B进行实验时的现象,可以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4)将点燃的硫伸入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5)根据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解答 解:(1)仪器①为烧杯;仪器②为燃烧匙;故填:?烧杯;?燃烧匙;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子变瘪,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本题答案为:塑料瓶变瘪;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通过B实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盛的时氧气,所以本题答案为:氧气;
(4)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本题答案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5)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本题答案为: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温度就一定会发生燃烧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燃料完全燃烧时都会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学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明同学觉得按照课本实验(图①)不能完全说明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他和小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
(1)将纸条浸泡在紫色石蕊溶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试纸.
(2)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
(3)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设计与实验】
小明同学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②.图中b为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a、c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1)通过对比观察图中a、b得出结论:猜想一、二不正确.
(2)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①试纸b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猜想二不正确.
②试纸a、c由紫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三正确.
③试纸a首先变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聚集在底部.
【交流与反思】小娜同学认为,上图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为了完成小娜同学的两个验证实验,请你对上面的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进:具支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支管口放一燃着的木条进行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还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式为C2H4,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请根据所给乙烯的化学式,写出其表示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①表示乙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②表示一个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2)写出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4+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2H2O.
(3)根据乙烯的化学性质,在生产、运输、贮存乙烯时应注意密封,严禁烟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2H;(2)3个氢氧根离子3OH-
(3)沼气的主要成分CH4;(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
(5)干冰CO2;           (6)火碱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如下所示(反应条件略去):
①A→B+M  ②B→M+N  ③C→B+P   ④D→M+Q
其中,N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M是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气体,P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H2O2;BH2O;CH2CO3;DKClO3
(2)写出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写出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Cl+AgNO3═KNO3+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发生在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B.酸雨腐蚀金属C.铁生锈D.瓷碗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判断,在巴黎最终达成《巴黎协定》,该协定设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提出了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该协定实现的是(  )
A.大力排放使用节能灯
B.大力发展水力、风力发电,减少火力发电
C.为治理环境,随意焚烧垃圾
D.绿化荒山,增加绿化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如图微观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分子,没有变化的微粒是原子.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