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闻气味 |
C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通过红热的碳层 |
D | 除去CO2气体中的CO | 点燃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盛过量稀盐酸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打磨后的镁条,下列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开始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
a.点燃B处酒精灯加热
b.检验氢气的纯度
c.打开A处活塞
(2)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C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点燃D处尖嘴导管口的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则D处的现象是_____。
(4)该实验中体现了氢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
(5)若要计算生成铜的质量,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
a.通入的氢气质量 b.反应前后B装置的质量
c.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 d.反应前后D装置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 CO2 和 CO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除去 CO2 中的少量 CO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鉴别 CuO 和 C | 通入 CO,并加热 |
D | 除去 CuO 中的少量 C | 通入 CO,并加热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 )
A.干冰与冰 B.金刚石和石墨 C.水银与银 D.氢气与液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4月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________;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均为白色固体,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为Na2O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物质是_______。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一条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验证甲烷燃烧产生水 | 除去CO中的CO2 |
实验装置 或操作 | 将粗盐研碎、溶解、 过滤、蒸发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