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各组粒子中前者是A粒子,后者是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能形成AB2型化合物一组粒子是(  )
A.B.C.D.

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形成化物所显示的化合价的关系,推断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与化合价数值的关系:数值与正负都相同,只是书写位置不同,数字与正负号前后顺序不同.

解答 解:A、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2和8,可知A、B两元素分别为Mg、O,它们能形成一种化合物MgO,不可以形成AB2型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和8,可知A、B两元素分别为C、O,它们能形成CO2、CO两种化合物,可以形成AB2型化合物,故符合题意.
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和17,则可推知A、B两元素分别为He和Cl,He不活泼,难形成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和8,则可推知A、B两元素分别为Na和O,可形成Na2O,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化合价的关系书写化学式,考查知识点较多,既考查了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又考查了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和化学式的书写,题目难度稍大,易出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存在着碳循环,请在图中①-④线上补加箭头(其他箭头已画出),正确表示碳循环中的各种变化关系.
(2)大气中消耗二氧化碳主要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被海洋吸收.绿色植物在光照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frac{\underline{\;\;\;\;\;光\;\;\;\;\;}}{叶绿素}$C6Hl206+6O2
(3)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以下为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变化:①金属锈蚀②煤炭燃烧③人与动物呼吸④陆地、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①~④中选择填空,其中消耗氧气的有①②③(填数字序号,下同),产生氧气的有④.
(4)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趋利避害.如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进而产生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对人类又是不可缺少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生命具有的重要意义是没有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就不会发生,绿色植物就不会存在,人和其他动物也就会失去生存基础;没有二氧化碳,甚至地球也可能变成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盖.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B.
(A)稀HCl(B)酚酞试液(C)CaCl2(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OH-
(4)依据反应②,氢氧化钾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C.
(A)硫酸 (B)氯化钡 (C)硫酸铜 (D)碳酸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KOH=K2SO4+Cu(OH)2↓.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硝酸钾(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请你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铜.
(2)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钠和氯化钡.
(3)另外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或碳酸钙和碳酸钠或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2℃时,向三只烧杯中各装入50g水,分别充分溶解三种物质a、b、c,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a.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填序号).
(3)从图中我还能得到的信息有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我能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
②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C;
③小丽向100gt2℃的水中加入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A物质溶于水时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研究学习小组选择“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过程:
提出假设: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活性炭的量有关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取容积相同的集气瓶(125mL),收集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并进行编号,记录颜色消失的时间.
实验编号活性炭纯度活性炭的用量(克)消失时间(秒)
180%1.060
29.04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要完成本实验,实验标号2中活性炭的纯度应该为80%
(1)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活性炭量越多,吸附效果越好
(2)反思:(1)某品牌冰箱的除味剂主要成分是活性炭,其说明书中写到“切勿靠近高温”,原因是活性炭具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frac{\underline{\;高温\;}}{\;}$CO2
(2)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还和那些因素有关?请你帮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表面积有关                         
实验方案:取相同质量的活性炭两份,1份颗粒较大,1份颗粒较小,分别放入容积相同的收集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红棕色消失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鉴别一杯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
A.加热B.降温
C.加硝酸钾固体D.加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