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①苛性钠 ②氯化钠晶体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7届九年级上期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的分子式C5H4
B. 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
C. 该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4︰5
D. 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元素组成相同,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在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箭头表示生成物方向),试推断C的化学式_____,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X; 猜想二:有X和HC1; 猜想三:有X和NaOH; 猜想四:有X、HC1和NaOH.
X的化学式是 ;乙组同学认为猜想 是不合理的.
【实验探究】
(1)小红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 不成立.
(2)小君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认为猜想一成立.甲组同学认为小君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 .
(3)小兰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拓展】
请你用与(1)至(3)不同类别的试剂,设计另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二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和方法 |
A | Mg(NO3)2溶液(AgNO3)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B | NaCl溶液(Na2SO4)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CO2(CO) |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
D | N2(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1)“越王勾践剑”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几乎没有丝毫锈蚀。下列选项中,与其保存完好的原因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埋藏环境中的氧气少 B.剑身曾经过防锈表面处理
C.材料(青铜)本身不容易生锈 D.埋藏环境的压强比较恒定
(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进行火法炼铜的工艺。有关化学反应是:① Cu2(OH)2CO32CuO+ CO2↑+ H2O②2CuO+ C
2Cu + CO2↑。上述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型。(选填“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之一)
(3)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是Cu2(OH)2CO3)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取一定量该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滴入该稀硫酸的质量和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硫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上述稀硫酸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含有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对滤渣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只有Fe B. 只有Ag C. 只有Zn和Ag D. 只有Fe和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结课)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 (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 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Cu2O+H2SO4== Cu+CuSO4+H2O。将14.4g Cu2O、Cu混合物溶于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H2SO4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10.4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4g固体是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B. 反应后溶液呈蓝色,溶质只有一种
C. 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之比为1∶1
D. 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