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区别;人体缺乏钙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B.物质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味道;硫酸铵与磷矿粉--加水溶解
C.安全常识: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不时翻动;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D.“一定”与“不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浓溶解一定是饱和 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分析 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定义和钙的生理功能判断.
B、根据亚硝酸盐的毒性和化肥的溶解性判断.
C、根据缓慢氧化易引起自燃的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判断;根据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它们的水溶液无色;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A错误.
B、亚硝酸盐有毒,不能食用,食盐与亚硝酸钠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时只有硫酸铵溶解,可以鉴别,故B错误.
C、长时间堆放的柴草如不翻动,发生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易达到着火点引起自燃;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聚集于溶洞中,且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死亡,故C正确.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是中和反应;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达到饱和时也是稀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实验室拟用如图1的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锥形瓶.
(2)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如图2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选用的制取并收集的装置是AD或AF,反应装置中的试管口还缺少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若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要多
D.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请从水、氮气、甲烷、硫酸四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②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H2SO4
③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N2
④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H2O.
(2 )某地区学生营养午餐摄入标准值(每人每天)如图所示.
能量3890kJ
蛋白质48g
脂肪30g
480mg
6mg
4mg
维生素24mg
①糖类和表中的蛋白质、脂肪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缺钙(填元素名称)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2)材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①下列属于属于复合材料的是c.(填字母序号)
a.镁铝合金    b.聚乙烯     c.玻璃钢     d.有机玻璃
②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白色污染(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实验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含量,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注:鼓风球的旋钮拧紧时,气体能从鼓风球流入抽滤瓶,而不能从抽滤机流入鼓风球)

(1)向多孔塑料瓶内放入一定量大理石,再向抽滤瓶内注入稀盐酸,装好装置,并连接好A、B、C装置,关闭气体连通管上方的活塞,并拧紧鼓风球的旋钮,挤压鼓风球,空气被压入抽滤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连通管内液体上升,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产生大量气泡.
(2)当A装置中的反应结束时,打开气体连通管的活塞,看到的现象是液体连通管内液体下降,反应停止;之后不断挤压鼓风球,使空气源源不断地进入抽滤瓶,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进入吸收装置;再准确称量装置C的质量,此时装置C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NaOH;BNa2CO3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CO2+2NaOH═Na2CO3+H2O;C→D:Na2SO4+BaCl2=BaSO4↓+2NaCl.
(3)在图中的物质间还存在一些转化关系,他们分别是:Na2CO3→NaCl;Na2SO4→NaN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3)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依据物质的组成常见为氧化物、碱、盐,甲、乙、丙、丁均是由钙元素形成的四种常见化合物,丙、丁属于盐,另两种物质分别是氧化物和碱,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甲的俗名为生石灰;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CaO+H2O=Ca(OH)2(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3)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任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购买包装食品时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B.发霉的花生蒸煮后可食用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用福尔马林保鲜海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