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观察到有暗红色固体出现。请你参与探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得到的暗红色固体的成分,完成下列各题:
已知信息:Ⅰ.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固体;
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1)猜想假设:猜想一:红色固体只含Cu;猜想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猜想三:______(请补充完成猜想三)。
(2)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假设 ______ 成立 |
b.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 ______ | 假设二和假设三均有可能成立 |
(3)试管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下列有关阿昔洛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阿昔洛韦属于化合物
B. 阿昔洛韦中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
C. 阿昔洛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B. 量取35mL液体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收集C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取少量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称量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 | 组成 |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
B | 性质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
C | 用途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
D | 危害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NF3中 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0 C. +1 D.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方城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列图示的信息判断,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 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A族
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