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的是(     )

A.在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取用的药品越少越好

B.为节约用水,实验后的玻璃仪器用自来水清洗一次即可

C.为节约药品,对实验中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实验中未指明取用稀盐酸的量,可用胶头滴管滴加30滴左右即可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求我们节能减排,淘汰高耗能产业,开发新能源.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A、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取用的药品不是越少越好,取用药品要适量,能完成实验,故此说法不正确.

B、实验后的玻璃仪器要清洗干净再存放.故说法不正确.

C、实验室剩的药品要分情况处理,要求放在指定的容器内,所以不正确.

D、液体药品不说明用量时,取1﹣2ml即可,实验中未指明取用稀盐酸的量,可用胶头滴管滴加30滴左右,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环境、食品、能源等关系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所以有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考查也成为中考重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填物质名称)吸收.最好选用  装置吸收,理由是  

②若将产生的氨气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分子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用手捏海绵能让它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两块铅块用力挤压在一起,松开手后,下面的铅块不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破镜难以重圆,说明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氧原子                        ②-1价的氯元素        

③铁离子                            ④2个钠离子        

⑤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⑥氧化铝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H2                                  ②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对着玻璃片呼气   B.灯泡通电发光

C.湿衣晾干 D.蜡烛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A、B两套装置.

(1)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填编号)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  .

(3)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 

【实验过程】(略).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各组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

(2)第六组同学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与其他小组有明显的偏差,导致这一结果 的可能原因是(回答两点):   

【查阅资料】:同学们从网上得知,(1)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燃烧,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2)铜在加热的情况下,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改进实验1】他们按图C实验,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在试管中加入 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你认为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①密闭效果更好;②读取数据简便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3

【改进实验2】有同学改进实验1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D所示的测定实验,但是他始终未看到水面上升约1/5的现象,原因是  

【改进实验3】为了排除五氧化二磷的污染,同学们设计了如图E所示的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②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③通电加热铜粉,生成氧化铜固体.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细心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①前明显缺少一个重要环节,即 

(2)在实验③结束时,理论上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  cm(填整数).如果在实验③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B.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C.使用该装置(集气瓶装满水)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a导管进气

D.使用该装置(集气瓶无水)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b导管进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元素中全部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是

A.Na、Fe、Cu      B.F、Ca、Mn      C.H、C、O       D. Co、I、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