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通过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三________事实说明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红磷要足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解析】 (1)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红磷要足量,装置不漏气,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等; (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要想燃烧温度需达到物质的着火点。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题型:单选题
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葡萄糖 C. 硝酸钾 D. 氧化镁
A 【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因此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正确;B、空气的成分中没有葡萄糖,错误;C、空气的成分中没有硝酸钾,错误;D、空气的成分中没有氧化镁,错误。故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简答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2016年11月份起我国多地被雾霾笼罩,成都市达到重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1)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主要反应有: ①2C+O22CO ②C+H2OCO+H2③CO+H2OH2+CO2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②和反应③中,C和CO均表现出具有________性;此外,反应②和反应③还有的相同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都属于置换反应
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2)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图:
①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________,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
②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海水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6XC2H4+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④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化合反应还原BD动植物呼吸引起温室效应CO2+H2O=H2CO3H2C2H5OH+3O22CO2+3H2O节约石油,减少空气污染 【解析】 (1)反应①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中,C和CO均表现出具有还原性;对于 ②C+H2OCO+H2、③CO+H2OH2+CO2:A、②是置换反应,③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B、②③中水是氧化剂,都发生了还原反应,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因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B.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C. 因为CaCO3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
D. 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
B 【解析】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故B错误;C、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所以反应不需要加热,故C正确;D、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故D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简答题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它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字母)______ .
A. 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C.漏斗;D.玻璃棒;E.量筒;F.烧杯;G.滤纸
(3)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 .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D.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混合物供给呼吸ACDFGBC 【解析】 (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的氧气可供给人的呼吸; (2)过滤需要使用A、带铁圈的铁架台,C、漏斗,D、玻璃棒,F、烧杯,G、滤纸等,而过滤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和称量,因此该过程中不需要B、酒精灯,E、量筒; (3)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破坏水中生态环境,不利于防止水污染,故不可行;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
B. 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需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C.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 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
C 【解析】 A、细铁丝在O2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故A正确;B、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需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故B正确;C、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容易造成滤纸破损,故C错误;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防止试管破裂,故D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 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C. 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D. 滴瓶上的滴管在滴加完试剂后要清洗干净放回原瓶
C 【解析】 A、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如较低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NH4NO3固体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碳酸钙 ②稀有气体 ③一氧化碳 ④醋酸,请用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制成航标灯、霓虹灯等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
(2)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
(4)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的是______________。
②④①③ 【解析】 (1)稀有气体可制成航标灯、霓虹灯等电光源,故选②; (2)醋酸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④; (3)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来作补钙剂,故选①; (4)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无法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窒息,故选③。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2.2 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 题型:单选题
常温下将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了。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
B. 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进行
C. 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只与反应物的条件有关
D. 反应物之间不接触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B 【解析】 A、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主要成分均是碳酸钙,选项错误;B、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之间的表面积大于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之间的表面积,有利于反应顺利进行,选项正确;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条件相同,故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不只与反应物的条件有关,选项错误;D、反应物之间不接触无法发生化学反应,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