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课本装置,用过氧化氢做反应物制取氧气,写出制取氧气实验中以下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实验时,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
(2)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浸在液面以下_____;
(3)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没有集满水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现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_____;
(5)把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再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_____.
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的气体不纯;收集不到氧气;收集到的气体不纯;收集到的气体不纯;收集到的气体不纯或量减少. 【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气体收集不到或收集很少;(2)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浸在液面以下气体易从长颈漏斗逸出,收集不到氧气;(3)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没有集满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现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C 【解析】 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 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 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 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衣服晾干 C. 干冰升华 D. 剪纸成花
A 【解析】 A、铁钉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衣服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去,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剪纸成花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C. 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说法错误;B、t2℃时,A和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A和C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所以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说法错误;D、A和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说法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B.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 冬天取暖时,煤炉上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 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D 【解析】 A、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软水,可以用肥皂水进行鉴别,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错误;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8,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错误;D、 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的物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有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 作用;
(5)今年“两会”期间,北京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____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③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
0.94%不正确稳定光合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对工业产生的废气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以 【解析】 【试题分析】从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来分析解答。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0.94%;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不正确,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则变量y可表示的是
A. 生成的质量 B.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固体中的质量分数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物质在_____℃时溶解度相同。
(2)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3)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
(4)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B. 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 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 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C 【解析】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说明锌比氢活泼,铜没有氢活泼,则可判断锌比铜活泼,故正确; B.稀盐酸可以使石蕊变色,可以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可以与铁锈氧化铁反应,溶液变为黄色,可以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M可能是稀盐酸,故正确; C.稀硫酸与碳酸钙不能正常反应,故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不可能为稀硫酸,故错误; D.酸于氢氧化钠反应有热量放出,故⑥处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