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镁片完全溶解、石灰水浑浊。
(一)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1)镁和盐酸的反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同学测得反应后试管内溶液pH<7 ,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
①MgCl2溶液的pH<7;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乙同学将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冷却,加入镁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热,发现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
【猜想】对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乙同学提出猜想:
MgCl2+2H2O=Mg(OH)2↓+2HCl,大家都认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1:Mg(OH)2难溶解于水,升高温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资料2:K、Ca、Na、Mg等活泼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产生碱和气体。
【实验】乙同学重新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丙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Mg(OH)2 | MgCO3 | |
溶解性 | 难溶于水 | 微溶于水 |
热稳定性 | 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 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
实验探究一: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呢?
猜想 | 实验方法 | 现象 | 结论 | |
① | 二氧化碳 |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①不成立 |
② | 氧气 |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________放入瓶中;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②不成立 |
③ | 氢气 | 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 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 气体能被点燃; 烧杯内壁无现象; | 猜想______成立 (填序号) |
④ | _____ | |||
⑤ | 甲烷 |
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丙同学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和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Ⅱ中 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2.85g,由此通过计算确定白色不溶物是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放热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稀盐酸过量 Mg(OH)2和HCl不能共存 Mg+2H2O Mg(OH)2↓+H2↑ CO 带火星的小木条 ③ MgCO3 MgO+CO2↑ Mg(OH)2和MgCO3
【解析】(一)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见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pH<7,溶液显酸性,可能是氯化镁溶液显酸性,也可能是盐酸有剩余;
(三)【猜想】氢氧化镁是一种碱,不能与盐酸共存;
【实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气体是镁与水反应生成的,且具有可燃性,所以是氢气;该反应是镁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2O Mg(OH)2↓+H2↑;
(四)实验探究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实验室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氢气和甲烷燃烧会产生蓝色火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
猜想 | 实验方法 | 现象 | 结论 | |
① | 二氧化碳 |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①不成立 |
② | 氧气 |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②不成立 |
③ | 氢气 | 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 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 气体能被点燃;烧杯内壁无现象; | 猜想③成立 |
④ | 一氧化碳 | |||
⑤ | 甲烷 |
实验探究二:(1)实验Ⅰ的现象加热白色不溶物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MgCO3 MgO+CO2↑;
(2)假设固体全部是氢氧化镁,
设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OH)2+2HCl=MgCl2+2H2O
58 95
2.26g x
x=3.70g
假设固体全部是碳酸镁,
设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y
span>MgCO3+2HCl═MgCl2+H2O+CO2↑
84 95
2.26g y
y =2.56g
所以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2.85g,由此可推得白色不溶物是成分是Mg(OH)2和MgCO3。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检验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C.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使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木条是否熄灭
D.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固体,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 目的 |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 证明通入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 | 证明小苏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 CO2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 | Na2CO3 | NaHCO3 | Ca(OH)2 | Ba(OH)2 |
溶解度/g | 21.5 | 9.6 | 0.165 | 3.89 |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
(2)氦气_____;
(3)2个硝酸根离子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
(5)钠离子_____;
(6)氢氧化钙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2)氮气在很多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略微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________,但不宜用________(填序号)。
(3)为验证某CO2气体中是否含有C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CO2气体中含有CO,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证明CO2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kg,若A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求:
(1)A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3)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_____(判断对错);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它没有单位_____(判断对错);
原子的实际质量是有单位的,是克或者千克_____.(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同学们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
(查阅资料)
i.手机电路板中的金属及其价格如下表所示:
种类 | Fe | Cu | Al | Ni | Au | Ag | Pd(钯) |
市场价格($/t) | 365 | 7175.5 | 1710.5 | 14235 | 4.7×107 | 7.6×105 | 2.7×107 |
矿石中含量 | 72.4 | 0.87 | 29.1 | 1.02 | 4 | 120 | 0.4 |
手机电路板中含量 | 5 | 13 | 1 | 0.1 | 350 | 1380 | 210 |
说明:Fe、Cu、Al、Ni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Au、Ag、Pd的含量的单位为“g/t”。
ii.Ni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NiCl2溶液为绿色。
Iii.2Cu+O2+2H2
(实验方案)
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i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Ag、Cu、Pd,原因是:①它们的市场价格较高;②_____。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 | 取一废旧手机电路板,用电吹风机靠近电路焊接点的焊锡吹热风,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将金属电路从塑料板中拽出 | 焊锡熔化 |
II | 将金属电路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浸泡 | _____ |
III | 取II中未溶解的金属电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 | 溶液逐渐变成蓝色,仍有微量金属固体未溶解 |
IV | 过滤III中烧杯中的物质,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 滤纸上仍有微量金属固体 |
V | _____ | 得到红色固体 |
(问题讨论)
(1)由步骤I中的现象,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步骤II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步骤II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
(4)步骤V的操作是_____。
(反思交流)
为了确认步骤IV中滤纸上的金属成分,应进一步查阅的资料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