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5.0g粗盐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吸取液体药品

B 【解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如图,在盛水的烧杯中放一根铁丝,使其一半在水面以上,一半在水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

A. a点 B. c点 C. b点 D. 无法判断

B 【解析】 试题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分析解题。铁钉的b处既和水接触着,也和空气接触着,所以铁钉b处最容易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

A. 蒸煮后的霉变大米

B. 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

C. 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

D. 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

C 【解析】 A、霉变大米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错误; B、甲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可以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故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错误; C、碳酸氢钠又称为小苏打,对人体无害,可以做糕点,正确; D、工业酒精有毒,不能配制白酒,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蔗糖

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B

CO2

H2

点燃

C

CuO

C

在氧气中灼烧

D

KCl溶液

K2SO4

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蔗糖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氢气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氢气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 验证铜比银活泼:2AgNO3+Cu=Cu(NO3)2+2Ag 置换反应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C. 乙醇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A 【解析】 A、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Cu(NO3)2+2Ag,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下列灭火方法主要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的是________ .

A.森林大火为,设置隔离带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C.住宅失火,用水扑灭

D.________ .

B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解析】 A、设置隔离带灭森林大火,是移走可燃物,故选项错误;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故选项正确;C、住宅失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选项错误。故选B。D、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

A. 加少量水 B. 倒掉油 C. 倒入大量菜 D. 撒上沙子

C 【解析】 试题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所以灭火只要去除其中任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A、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故加少量水后,油都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错误; B、倒掉的油会继续燃烧,达不到灭火的目的,错误; C、倒入大量的菜,既可以降低油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又能隔绝空气,所以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你可得到哪些信息?

(1)________ ;

(2)________ ;

(3)________ .

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1)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3)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B 【解析】 【解析】 ①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得到氧气,正确;②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⑤氧气具有助燃性,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做燃料,故错误;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