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的方法,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并记录相应的现象和结论(填写在横线上).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
在盛有2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通入空气

无明显变化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
在盛有5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无明显变化
白磷没有跟空气(或氧气)接触

(3)
在盛有5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通入空气

白磷燃烧

白磷与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4)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大理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无明显变化
 大理石不是可燃物

(5)
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
 蜡烛熄灭
蜡烛与空气隔绝
(6)通过探究得知,燃烧需要满足条件: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7)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除以上(5)的灭火方法外任答一种)清除可燃物.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本题通过5个实验探究的燃烧的条件,用的是着火点比较低的白磷.“水中生火”的原因应该是满足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也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解答 解:(1)实验1控制了温度,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实验2控制了氧气,白磷没有跟空气(或氧气)接触;
(3)实验3达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能够燃烧;
(4)实验4大理石没有可燃性,
(5)实验5中,用烧杯隔绝了空气.
(6)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7)灭火的方法有三种:移走可燃物、隔绝空气、降低周围的温度.
故答案为:(1)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白磷没有跟空气(或氧气)接触;(3)白磷与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4)无明显变化;(5)蜡烛与空气隔绝.(6)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三点写完整才给分);(7)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或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任写一点均给分)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2)氦气He;
(3)硝酸铵的阴离子NO3-;(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当你取回干洗后的衣服时,会嗅到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散发出的淡淡香味,其实你已在不知不觉间吸入了一种可致癌的有毒气体--四氯乙烯(C2Cl4).
(1)四氯乙烯中碳、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2:7l,16.6克四氯乙烯中含氯元素14.2克.
(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新法律,要求用装有活性炭的新型干洗机取代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气体的含量约降至原来的三十分之一.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②aC2H6O+5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2CO+6H2O试填空:
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2;反应①属于完全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小军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对水样品,图中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小军往处理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发现产生的泡沫很少,还会形成白色垢状物,断定该河水为硬水.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自来水在输送给用户之前,须消毒杀菌,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反应制备:Cl2+2NaClO2═2X+2ClO2,X的化学式为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B.
(3)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B;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C.(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
B.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
C.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D.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一种元素
C.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是(  )
酸雨的pH3.584.594.86
小麦减产(%)1053
A.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C.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D.酸雨的酸性越弱,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小明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小亮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 
(2)小明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3)本实验条件下,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正确的方法是AC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根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