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下列仪器,填写仪器的名称。
①收集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量取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间接加热时应垫_________________;④做硫粉燃烧实验用__________________;
⑤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⑥能间接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倾倒液体,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则所读取的液体体积比实际体积_______;
(3)给2mL的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那些 ______ ;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可能会导致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能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 木炭在氧气中能够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被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 )
A.用水冲熄 B.用嘴吹熄
C.用书扑灭 D.用湿抹布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下图所示)学习后,思考能否用其它可燃物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能用哪些可燃物代替红磷?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镁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以用铁丝代替
乙同学:可以用木炭代替
丙同学:可以用镁条代替
(探究与反思)
(1)丁同学根据自己所学化学知识,直接否定了甲同学的想法,请你说出他的理由:_______。
(2)乙同学利用木炭代替红磷做了这一实验,但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值远小于实际值,若他实验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知道原因以后,乙查阅了上述资料,在不改变可燃物木炭的情况下对实验进行了调整,准确测出了氧气含量,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丙同学用镁条作可燃物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为72%(实验操作无误),丁同学认为氮气一定参与了反应,请说出丁同学的依据_____________,
通过查阅上述资料证实了他的说法,请写出镁与氮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4)老师提出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类似,可以用白磷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用右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a.白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
b.右图装置中利用了粗铜丝的________性,此装置相比于教材中实验装置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c.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组装好如右图所示装置,使两侧玻璃管中液面相平,然后将右侧玻璃管抬高,下列现象能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
A.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仍相平
B.两侧玻璃管中右侧液面高
C.两侧玻璃管中左侧液面高
d.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实验测得氧气含量仍小于实际值,其原因可能有(两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可燃物的选择要满足: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内壁有水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可能是石灰水变质
C.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成功——装置漏气
D. 用托盘天平称取9.2g食盐,质量总是不准确——砝码与食盐位置放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
C. 铁在氧气中燃烧 D. 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