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了让曹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并不合理的是( )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填空题
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说明在20℃时,36g 食盐溶解在______g水中,恰好可以形成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尖子生题 题型:单选题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体冒出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六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人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六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宏观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闻到桂花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间隔变大
C.吹气球时气球胀大-----分子间隔增大
D.100mL苯和100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200mL-----微粒间存在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装置是铁丝在氧气燃烧的实验装置图。
(1)若有8.4 g铁发生反应,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
(2)回顾实验:实验时,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是____,据此,我们从燃烧的角度分析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质子数为11 B. 核外电子数为22.99
C. 元素符号为Na D. 元素名称为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四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题型:填空题
请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天然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题型:单选题
证明木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B.生成的气体比空气密度大
C.燃烧时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生成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