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今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一瓶是苏打水,请你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分析 关于物质的鉴别,就是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和要求,把几种未知的物质区别开来的一种操作.初中化学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之分,鉴别时要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解答 解:纯净水只含有水,不具有导电性,苏打水含有的碳酸钠,具有导电性,可以使用是否导电区别;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故可以使用加盐酸的方法鉴别;
故答案为:物理方法:利用导电性区别;
化学方法:加盐酸区别.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是继“三鹿奶粉”事件后震惊国人又一大事件.瘦肉精的成分是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9Cl3N2O,瘦肉精是一种有机(填“有机”或“无机”)物,它含有五种元素,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37个原子;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结果保留到0.1%).
(2)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B或C(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纯碱水    D.糖水
(3)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揉面团时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让它们相互作用产生CO2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纯碱或小苏打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酸性物质,如食醋(或乳酸饮料、酸性果汁等),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4)工厂常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3)图甲中第①个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提高温度.实验时应先点燃第②个酒精灯.
(4)图乙与图甲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节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表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方         案
A鉴别KNO3溶液和K2SO4溶液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反应后过滤
C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D区别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入水中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年的学习,让我们共同分享同学们的收获.
(1)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元素H,它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物质氧气,它的用途是供给呼吸.
(3)写出一种你最熟悉化学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从该反应中选择一种物质,写出化学式并指出它的物质分类CO2、氧化物.
(4)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化学实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该实验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为产生大量的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4)丁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和H2SO4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丁(填甲、乙、丙、丁)同学的猜想肯定错误,无需实验验证.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戊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戊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3)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 入一定量的Mg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计算该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②计算该100g稀硫酸中所含溶质硫酸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这种气体.若用这种气体与氧气或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收集该气体的方法与收集氧气相同
B.可采用与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相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该气体
C.收集该气体的方法与收集二氧化碳相同
D.可采用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相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该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同学们在化学实验中接触过的几种实验仪器,其构件中使用到了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