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现象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炼铁
B.
冰花
C.
火柴燃烧
D.
煤发电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炼铁是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冰花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火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发电是利用煤燃烧发电,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碳酸亚铁(FeCO3)是生产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利用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泥沙等)制取碳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滤液Ⅰ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Fe2+、Fe3+(填离子符号),向滤液Ⅰ中加入铁粉后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①Fe+H2SO4═H2↑+FeSO4;②Fe+Fe2(SO43═3FeSO4
(3)“调节滤液Ⅱ的pH至5-6”的操作中,若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其操作步骤为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点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4)加入碳酸铵得到碳酸亚铁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向质量为m的Zn和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的颜色一定呈无色B.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3种
C.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D.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选用98%的浓硫酸、黄铜样品进行下列实验和计算.
实验Ⅰ:配制150g 9.8%的稀硫酸.
(1)计算:需要浓硫酸的质量15g,约8.2mL.
(2)量取: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硫酸和水.
(3)混匀:稀释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并不断搅拌.

(4)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如图1的标签.
实验Ⅱ: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黄铜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试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O、Na、Al、S、Cl、Cu、B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C为紫红色固体;E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B、D、G、I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NaOH.
(2)写出化学方程式:
A与B的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H与F的反应Cu(OH)2+2HCl═CuCl2+2H2O,或Cu(OH)2+H2SO4═CuSO4+2H2O;
G与I的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固体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转化为碳酸钠.现称取一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样品20g完全溶于蒸馏水中配成100g溶液,现取100g的稀盐酸,分四次滴加到样品溶液中,产生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滴加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产生气体的质量(g) 2.24.44.4 4.4
(1)第2次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能获得的信息有bc(填标号);
a.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核外有8个电子
b.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分2个区域绕核作高速运动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表现为+2价
(2)氧气经降温和加压能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且体积变小,发生这样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氧气和液氧仍属于同种物质,可见分子不能(填“能”或“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3)自然界中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在氧循环的过程中,人和动物呼吸作用是氧气的消耗途经之一,主要是氧化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为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其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正常的人呼吸含氧气量更高的空气反而会有损健康,其原因可能是呼吸含氧气量更高的空气会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产生过多的热量,使体温升高,人体无法承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H2”宏观表示氢气,微观表示一个氢分子.
(2)如图1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化学变化中,碘原子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
②NaI读作碘化钠.
(3)氨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②相对于传统的含碳燃料,氨气作为燃料具有的优点是产物是氮气与水,不会对造成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复合肥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尿素[CO(NH22],则尿素中碳、氧、氮、氢的元素质量比为3:4:7:1(填最简整数比).
(2)一袋该化肥至少含P2O52.5kg.
(3)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易潮解,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各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