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通常状况下,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得到的实验事实如下:
①实验Ⅰ、Ⅲ中,放在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实验Ⅲ中,玻璃管上的气球变鼓
③实验Ⅳ中,倒扣在热水中的3号试管内的白磷燃烧
④常温时1、2号试管内的白磷、红磷不燃烧
⑤热水中的1号试管内白磷燃烧,2号试管内红磷不燃烧
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的相关事实是(  )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④⑤

分析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 解:①实验中,放在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不燃烧,说明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不一定能够燃烧;
②实验中,玻璃管上的气球变鼓可能是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引起的,不能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③实验中,倒扣在热水中的3号试管内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还需接触氧气;
④实验中,常温时1、2号试管内的白磷、红磷都与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⑤实验中,白磷、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热水中的1号试管内白磷燃烧,2号试管内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故选D.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D.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银川市春季平均气温低,为了使蔬菜提早上市,农民采用温棚种植蔬菜.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蔬菜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下列化肥中的②④,(填序号)
①氯化钾(KCl);②硝酸铵(NH4NO3);③磷矿粉{Ca3(PO42};④碳酸氢铵(NH4HCO3).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写一条)碳酸氢铵不能在较热的地方存放,施用后应立即盖土或灌溉.
(2)大棚使用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红红同学参观时发现大棚的钢筋支架有多处生锈,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你知道常用的防止钢筋支架生锈的方法是刷油漆.工人师傅在焊接钢筋支架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原因是(用方程式示)Fe2O3+6HCl═2FeCl3+3H2O,而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请你分析原因铝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覆盖在铝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离子总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原子、离子间没有
D.分子、原子显电中性,离子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现有一种含有氯化钠的纯碱固体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测定其中纯碱的含量,并证实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纯碱样品质量记为 m,装置B及其中试剂的总质量为 m1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装置A中,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1.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再次称B装置的总质量为m2
Ⅲ.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使B装置与空气连通.向D装置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充分反应,观察现象.请回答:
(1)利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
发生装置不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该组甲同学得出计算样品中纯碱含量的式子为$\frac{53({m}_{2}-{m}_{1})}{22m}$,通过误差分析,乙同学发现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①没有事先排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②装置内还有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任选一个因素)
(4)证实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C中液体压入B中,产生白色沉淀.
(5)实验结束后,B装置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多种情况,任意写出其中的一种情况NaOH或NaOH、Ca(OH)2或NaOH、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BaCl2、Fe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试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问:
(1)由实验①②可知,原粉末中没有BaCl2FeCl3.(填化学式)
(2)为进一步探究原粉末中的成分,按下图试验:

加过量稀HNO3的目的除尽溶液1中的碳酸钠;
加过量A的目的检验并除尽溶液1中的硫酸钠;试剂B为AgNO3
粉末成分Na2CO3和Na2SO4;无色溶液2中含有的成分NaNO3、AgNO3、HNO3和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图示回答: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酒精灯的火焰约为  500℃.在铜片上将烧杯、白磷(A、C点),红磷(D点)、石灰石块(B点)摆放好,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片刻,先发生燃烧现象的是C点,不会发生燃烧现象的是D点,由现象A、C得到的燃烧条件是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由现象B、C得到的燃烧条件是物质需要具有可燃性;根据C、A确定的燃烧的条件,请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油锅着火盖上锅盖.联系所学化学知识,请你指出本实验装置不足之处: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今年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某品牌肉制品中含有毒物质瘦肉精.某种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0H19Cl3N2O,下列有关该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瘦肉精由10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该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该瘦肉精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D.该瘦肉精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空中的燃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在煤火炉上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C.把铅笔芯粉末放入锁孔中,打开不易开启的铁锁
D.用煮沸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