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
 
HCl
 

 
Al2O3+
 
H2SO4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①钠和盐酸氟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
②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
故答案为:①2Na+2HCl═2NaCl+H2↑;②Al2O3+3H2SO4═Al2(SO43+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的(  )
A、
20℃时,向一杯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B、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装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D、
向pH=1的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欲证明纸张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准备火柴、干燥小烧杯、澄清石灰水、撕成纸条的干燥纸张
2.取部分纸条点燃,将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
 
产生
纸张中含有
 
3.
 
 
纸张中含有
 
元素
此实验能否说明纸张中含有氧元素
 
(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明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2溶液、盐酸、CaCO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
他首先的猜想是: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
小明通过查资料知Na2 CO3溶液呈碱性.他根据首先的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有NaOH.
(1)小明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
 

(2)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现象
 

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他又有一个新的疑问:试液中真的没有NaOH了吗?他又作了探究:
(3)通过上述探究,小明明白: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
 
保存,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家中煤气若泄漏,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着火,应选择
 
灭火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你认为是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溶液;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
 
溶液.



 


 
猜想正确
【拓展应用】
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与
 
反应,因此,熟石灰应该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

(1)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只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2)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加热 NH3↑+H2O十CO2↑    2NaHCO3加热 Na2CO3+H2O十CO2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A、B、C、D、甲、乙、丙、丁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甲、乙、丙为氧化物,A、B、C、D是单质,丁是含三种元素的含氧化合物,其浓溶液有很强的腐蚀性,B有光亮的紫红色,乙是红棕色粉末,丙是最常见的溶液,但乙不能溶于丙,却能溶于丁和丙的混合物,得到棕黄色溶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乙的化学式
 

(2)写出丙存在时,C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3)写出D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它的俗名叫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
 
冲洗,再涂上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