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
 

 
.(已知:CaCO3+2HCl═CaCl2+H2O+CO2
(2)图2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混合后质量均为m):
【资料】
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m,请解释原因
 
.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
 
.(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所以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果有气体跑出就不能来验证了.
(2)根据甲装置的特点是敞口装置进行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改进的措施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只有化学变化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中酒精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中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有气体放出质量就减少了,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
(2)由于甲装置是敞口的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改进此装置的方法是: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故答案为:(1)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验证和实验装置的选择,所以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根据反应特点,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或者烟雾,选择什么样的装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含76个碳原子
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溶液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下面两个说法请同学们判断:
说法1:溶液有“均一、稳定”的特性,因而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说法2: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小明认为:说法1错误,请帮他写出理由:
 
请你举一反例说明说法2也是错误的;你的反例是
 
溶液不是无色的.
在得出正确的认识后,老师建议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对同为无色溶液的“稀盐酸、食盐水”进行研究.
(1)研究一:溶液组成分析
①从物质类别上看:稀盐酸、食盐水均属于
 

②从溶液组成上看:它们
 
不同.
(2)研究二:溶液质量分析
①20℃,向100克水中加入1g食盐,充分搅拌,则溶液质量为
 
g.
②20℃,向100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g食盐,充分搅拌,则溶液质量为
 
g.
③20℃,向100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0.1g氯化钾,充分搅拌,则溶液质量为
 
g.
(3)研究三:溶解度分析
①实验目的:降低稀盐酸中溶质的含量.你的操作方法是:
 

②关于CO2气体收集方法的讨论如图:
甲同学认为用A装置不能收集到CO2气体,他的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用A装置能收集到CO2气体,他的理由是
 

丙同学认为可改为B装置收集CO2气体,“植物油层”所起到的作用是
 

(4)研究四:物质鉴别
实验目的:鉴别同为无色溶液的 稀盐酸 和 氯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酒精灯、玻璃棒、火柴.
请简述采用上述器材进行鉴别的可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在实验室中需要3.2克氧气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如果他使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那么他最少取用多少克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所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还缺少的一种实验仪器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除选用上述有关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
 
,仪器⑤所起的作用是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能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完成的是
 
(填序号).
A.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 B.从浑浊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C.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镁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②
 

(2)实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查阅资料】装置H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与CO2反应.因为制得的CO2中常含有少量的HCl、H2O,现要求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装置中导管口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原料.A、B不含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有关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去.)已知反应①、②、③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
(1)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则A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
(1)2个氢原子
 
; 
(2)五氧化二氮分子
 

(3)硫酸根离子
 

(4)标出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5)请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