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生活处处有化学.
(1)生活中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D.
A.铁锅     B.玻璃    C.纯羊毛衣      D.塑料桶
(2)小明发现铁锅易生锈,是因为铁与水、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实验室可用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3)“葡糖糖酸锌”口服液中的锌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分析 (1)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锌元素在人体的含量小于0.01%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不铁锅是用铁制品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纯羊毛衣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铁锅易生锈,是因为铁与水、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水、氧气;Fe2O3+6HCl═2FeCl3+3H2O;
(3)锌元素在人体的含量小于0.01%,属于微量元素.故填:微量.

点评 此题考查材料的分类、金属的锈蚀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图1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有:①通过氧气时,白磷易被冲散而较难与氧气接触;②逸散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图2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装置,由A、B、C三部分组成.请认真阅读下列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卡: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CO2、SO2、SiO2、P2O5等.

(1)在仪器①中加入1药匙二氧化锰,用注射器吸入约4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橡皮塞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2)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其中上部,旋紧双孔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吸收逸散的五氧化二磷,减少环境污染.
(3)取一块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约80℃热水(热水的高度以小试管高度$\frac{1}{2}$为宜);将大试管稍作倾斜,让小试管沿大试管内壁滑入大试管中;将双孔塞的长导管伸到小试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的位置,旋紧双孔塞;最后将大试管放入烧杯中.放白磷的试管必须要小,其原因是白磷易于氧气接触.
(4)按图2接好装置.在烧杯中加入200mL约80℃热水,若观察到装置C中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长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烧杯中加约80℃热水的目的是保证小试管中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5)缓慢推动注射器.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装置B小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①有气泡产生;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三种单质分子
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C.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D.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016年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我国的活动主题是“拒绝烟草的危害”.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4H32N4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32:4:4:1.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frac{56n}{0.335%}$.(不必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四个实验绘制的图象,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象正确的是(  )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恒温下,在一定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在等质量的镁、铁里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D.
往一定量的NaOH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南南同学看到“好想你”红枣袋中装有一袋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南南和北北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南南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Fe,
一定不含Fe2O3
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并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则残留固体中一定有CaO.
(2)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①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②该溶液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3、CaO、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Mg3N2),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某学生对该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Ⅰ.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NH3反应.
Ⅱ.2NH3+H2SO4═(NH42SO4
Ⅲ.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①按要求组装好仪器,;
②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5.00g 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C,连接好装置;
③关闭活塞K,打开A 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④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C,装置C 增重0.34g.
请回答:
(1)第①步后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生成气体中的水;
(3)装置D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中;
(4)实验步骤④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生成的氨气全部排入C中;
(5)固体混合物中Mg3N2的质量分数为20%;
(6)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无色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  )
A.Cu2+B.CO32-C.OH-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Mg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与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NH3+HCl═NH4Cl                    
②NH3+H2SO4═(NH42SO4
③NH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实验探究】
(1)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AgNO3(或硝酸银)溶液中,无沉淀产生,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  并在玻璃管上看到有水珠,证明有H2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反应掉氨气和吸收水蒸气(干燥氢气)(写出另一个作用).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3和H2.写出化学方程式Mg+2NH4Cl=MgCl2+2NH3↑+H2↑.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是(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