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如图实验装置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解答: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一部分进入气球中,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不平衡.
故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气球中的氧气会导致气球产生向上的浮力.
点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只要实验设计科学、合理,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这一现象说明 B烧杯的作用是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若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装置字母标号,下同),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
 
,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
 
(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如果在收集过程中观察到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原因可能是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毕后,应先
 
,然后
 
,防止
 

(5)如果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一定不需要上面装置中的
 
(填仪器编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木炭燃烧后,为证明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可加入少量的液体为
 
;硫粉燃烧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刺激性气味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以下①洁净的空气 ②液态氧 ③冰水混合物 ④二氧化碳 ⑤高锰酸钾 ⑥铁水 ⑦氮气 ⑧氧化铁,8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9H14O(NH22,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A、B、C三个装置连接成一套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是:
 
;     ②
 

(2)装置C中的溶液是(填化学名称)
 

(3)整套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为(填导管口的字母)
 

(4)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结合物理与化学方法,鉴别三种化学肥料碳酸氢铵、磷矿粉、硫酸钾,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和产生的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