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少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的是 ( )
A. 铁 B. 锌 C. 硒 D. 氟
C 【解析】 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缺乏症进行分析。 A、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缺乏会患贫血,在肝脏、蛋含有丰富的铁,故选项错误;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在海产品、瘦肉中有丰富的锌,故选项错误;C、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但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故选项正确;D、氟是牙齿及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少量氟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与气体溶解度的变化相似(填“甲”或“乙”或“丙”);
(2)将℃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乙 (填“>”或“<"或“=”);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的方法提纯甲;
(4)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 )
A. 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B.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 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C 【解析】 A、在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中可能有一氧化碳,故选项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可猜测产生的气体可能为氢气,故选项正确;C、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故选项错误;D、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猜测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故选项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 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应放出的 ________ ;氧气不充足时,煤中的碳燃烧会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2) 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是_________ 。压缩天然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 ______ 。
热量一氧化碳(或其他合理答案)汽油(柴油)CH4+2O2CO2+2H2O太阳能(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根据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进行解答;(2)根据石油的炼制产物和甲烷燃烧的产物分析;(3)根据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分析。 (1)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煤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 金刚石 B. 汞 C. 氢气 D. 氯化钠
C 【解析】 根据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和物质的类型分析判断。 A、金刚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汞是一种单质,它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1.2..2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用途与制法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 mL空气(活塞拉至30 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 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的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 mL。
(1)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____。
将装置中的氧气消耗尽使反应更加充分(或防止橡皮塞弹出,合理即可)20%(或) 【解析】 (1)实验时,为了完全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铜粉必须是过量的,否则得出的结果不准确; (2)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内的压强,方便注射器的推拉或防止橡皮塞弹出或使反应更加充分等; (3)原装置内气体体积为30ml+50ml=80ml;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1.2..2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用途与制法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 将红磷改为蜡烛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C 【解析】 A、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实验结论,故A认识正确;B、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故B认识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影响实验结果,故C认识不正确;D、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故D认识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4:19 B. 3:5 C. 1:3 D. 2:17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参加反应的B质量为2g.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D.2:17.故D正确。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根据反应式的计算。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C 【解析】 空气中气体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