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祁阳石雕刻砚台B.用竹条编制工艺品
C.用葡萄酿造葡萄酒D.将苹果榨成苹果汁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祁阳石雕刻砚台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竹条编制工艺品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葡萄酿造葡萄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将苹果榨成苹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夫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阅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2)从图中标注数据可以算出,原子直径是原子核直径的104~105倍.
(3)不同原子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已知A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B、C均为气体,且C可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中毒,D、F是黑色固体,G是红色固体.

(1)D的名称四氧化三铁F的化学式CuO.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这是一个吸热反应(吸热/放热反应)
(3)C与F反应的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这个反应中,固体颜色变化为黑色变为红色.
(4)B、C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B.可燃性C.吸附性D.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一种温度下,甲和乙的溶解度才相等
B.40℃时,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C.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乙溶液的温度升高,一定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饱和石灰水加热变浑浊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蜡烛燃烧D.活性炭吸附水体中的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分子有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
C.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D.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构建安全体系,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国计民生.
(1)据报道,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在豆芽上喷洒适量“速长王”,即 4-氯苯氧乙酸钠(化学式:C8H6O3ClNa)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在4-氯苯氧乙酸钠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共有4种.
(2)在日常生活中,隔夜的剩菜中亚硝酸钠(NaNO2)的含量会增加,地沟油、霉变花生中都含有黄曲霉素(C17H12O6),而烧烤中苯并芘(C20H12)的含量也很高,常食用上述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
①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②在苯并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5.(填最简整数比)
(3)公共场合禁止吸烟已经成为共识.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C10H14N2)、焦油、汞、铅等,都会影响吸烟者的健康,也给被动吸烟的人带来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C(填写序号A、B、C、D之一)
①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②焦油能诱发细胞病变      ③在尼古丁中氮元素的含量最高
④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     ⑤汞和铅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