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装置E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这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4)利用装置AD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6)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4)若用如图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端进入,(填“A”或”B”,下同);如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端进入;如果将装置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端进入.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3)据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并据氧气的助燃性进行验满;
(4)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5)C装置中的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控制反应速率;
(6)据一氧化氮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7)据氧气、氢气的密度确定进气口,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
解答:解:(1)编号仪器分别是试管、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3)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验满氧气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这是依据了氧气助燃的性质;
(4)利用装置AD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试管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是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5)C装置中的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控制反应速率;
(6)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应用排水法收集;
(7)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从短管进气,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
故答案为:(1)试管;长颈漏斗;锥形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2KMnO4
  △  
.
 
K2MnO4+MnO2+O2↑;A;口;支持燃烧;
(4)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5)可控制反应速率;
(6)D;
(7)A;B;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较为综合、全面,既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选取、注意事项、验满等知识,又考查了对装置的评价,掌握相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
B、金属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C、钢是纯净物
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检验氢气性质的操作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用到如下操作内容:
①点燃B处酒精灯加热;②检验氢气的纯度;③打开A处活塞;④停止加热;⑤关上A处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B处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减少的质量即是
 
的质量.
(3)C处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
 

(4)点燃D处尖咀导管放出的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则在D处发生的主要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2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可以提炼出纯铁多少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室需要配制2000g 25%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盐酸的密度为1.19/cm3)和水(水的密度为1.0g/cm3)各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塞上瓶塞,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该溶液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操  作现   象结   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该溶液显碱性
(2)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讨论】
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二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三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于是小张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
 
.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
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如图所示分别进行:

(1)往紫色石蕊纸花喷上稀醋酸,紫色石蕊纸花显
 
色;
(2)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
 
色,B实验的作用是
 

(3)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
 
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4)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9g 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
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
g;
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收集氧气装置可选择
 
,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如果用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从
 
进,如果g装置装满水气体应该从
 
进.
(4)实验室用b装置还能制取
 
气体.
(5)实验室用4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为36.8g,有多少克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后试管内都有什么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