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b分别是电源的负极、正极
B. 在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C. 左边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九种物质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Y为黑色固体,X、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箭号表示生成的意思,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X的化学式_____。
(2)Y的用途:_____。
(3)与反应①的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
(4)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目的是__________。
(3)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应放的药品是_____(填化学名称)。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原因是________;用此方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5)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
①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以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B.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
C.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D.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并注意格式)
(1)莽草酸分子中C、H、O的质量比;
(2)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的质量:
(4)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一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 小于等于15千克 | 15~23千克 | 23~40千克 | 大于40千克 |
每次用量 | 30mg | 45mg | 60mg | 60mg |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60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多少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材料纳米级 Fe 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 Fe 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 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加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在制备纳米级 Fe 粉的工艺流程中, 其作用是_____;
(2)纳米级 Fe 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
(4)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在制得的纳米级 Fe 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 FeCl2 杂质,为了出去样品 中的杂质,在无氧环境下,先加水溶解,然后再_____、_____、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1)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2)树上的果子中,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是__________。
(3)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其反应过程中各阶段微观示意图如下。
将上述图示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排序:__________(填序号)。
(5)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