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 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据报道,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塑料袋。其中聚乙烯塑料袋无毒,可以包装食品,其组成中只含C、H元素,若把废聚乙烯塑料袋通过焚烧处理,将会排放大量CO2气体。某兴趣小组欲测量一定质量聚乙烯塑料袋燃烧后产生CO2的质量,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装置A中小烧杯里加入的是H2O2和MnO2,装置B里加入的是浓硫酸,装置C里加入的是碱石灰。
(查阅资料)NaOH和CaO的混合物俗称碱石灰,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①把H2O2倒入盛有少量MnO2小烧杯里有的小烧杯里,观察现象 | 小烧杯里有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②用电子打火器点燃缠绕在玻璃棒上的废聚乙烯塑料袋,观察废聚乙烯塑料袋现象 | 废聚乙烯塑料袋_____ | 装置B中浓硫酸的质量_____ 装置C中碱石灰的质量_____ |
(评价反思)
(1)装置A小烧杯中加入H2O2和MnO2的目的是_____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3)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进行称量的是_____
①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②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B的质量
③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C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月份) 题型:单选题
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白糖 B. 白酒 C. 白醋 D. 花生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除杂药品或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盐酸 | 过量的氢氧化钙 |
B | CaO | CaCO3 | 适量的水,过滤 |
C | C | CuO | 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D | KNO3 | NaCl | 蒸发结晶、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熟石灰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B. 稀盐酸可以清除铁锈
C. 烧碱、浓硫酸、生石灰都可用作干燥剂
D. 烧碱可治疗胃酸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常出现雾霾天气,主要原因之一是燃煤产生的烟气。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某科研小组利用海水除去二氧化硫,其工艺流程见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形成_____。
(2)为了研究脱硫率(脱硫率是已除去的二氧化硫的量占总二氧化硫量的百分比) 与温度、烟气中SO2浓度的关系,他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 温度/℃ | 烟气中SO2浓度/10﹣2g•L﹣1 | 脱硫率 |
Ⅰ | 23 | 2.5% | 99.5 |
Ⅱ | 23 | 3.2% | 97.1 |
Ⅲ | 40 | 2.5% | 94.3 |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目前,利用乙烯(C2H4)和烟气混合后在Cu+作用下除去二氧化硫,生成一种固体单质、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一种液体。
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C2H4+SO2+2O2═_____。
②反应过程中Cu+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①一定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
B. ②向等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粉末)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盐酸,a曲线表示碳酸钠,b曲线表示碳酸钙
C. ③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④镁在空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潜江市等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mL 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 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 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