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8?哈尔滨)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及以下仪器:

(1)利用上述药品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画入方框内,并与A装置连接: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分析:(1)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中只有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而且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不易溶于水,我们据此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并根据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化学反应式;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然后根据反应是固液常温下的反应,画出反应装置图并与图中A连接;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写出实验现象.
解答:解:(1)我们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要用到得仪器有,用于反应容器的试管①;收集氧气的集气瓶③;封闭试管并导出气体的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⑤;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辅助仪器盛有水的水槽⑥;用于加热的酒精灯⑦;故定试管的铁架台⑧.化学反应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①③⑤⑥⑦⑧、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到反应容器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导气管.具体图形如右: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支持燃烧,A中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选取和化学反应式的书写,要同学们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和选取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哈尔滨)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0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0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一是
溶液中没有NaOH
溶液中没有NaOH
;理由二是
Na2C03和Ca(OH)2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Na2C03和Ca(OH)2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0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0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
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很少
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很少
.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调研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8?哈尔滨模拟)厨房中有下列食品和用品.请根据图中所标物品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
(2)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3)由无机非金属的材料制成的是______
(4)吃松花蛋时常感到有涩味,最好加入些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哈尔滨)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哈尔滨)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哈尔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