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将30g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227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向溶液中加入10.6g碳酸钠粉末,碳酸钠溶解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 (1)根据题意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可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为反应前加入的氯化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之和.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设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钙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碳酸钙质量为y,氯化钠质量为z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100     117
x    10.6g     y       z
$\frac{111}{x}=\frac{106}{10.6g}=\frac{100}{y}=\frac{117}{z}$
x=11.1g
y=10g
z=11.7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0g-11.1g+11.7g=30.6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0g+227g+10.6g-10g=246.4g
答案:
(1)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为10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46.4g.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盐酸溶
液浓度
反应开始时
酸溶液的温度
反应开始到2分钟
产生的气体体积
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
5%20°C10ml60ml
10%20°C19ml118ml
15%20°C28ml175ml
5%35°C28ml60ml
10%35°C72ml118ml
15%35°C103ml175ml
(1)可以通过比较反应开始时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是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2)过量的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这是因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右图试剂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5%为过氧化氢,95%为水)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MnO2充分反应.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17g×5%×$\fra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2}{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100%=17g×5%×$\frac{32}{34}$×100%.
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B(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
B.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移到氧气中.
(2)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文字说明下面装置图中有什么错误?并说明改正的方法.
①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错误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改正: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错误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改正: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2)实验完毕后,应该先移去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为什么?
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分解反应能生成新的物质,能生成新物质的都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老师告知分别是“氯化钠和盐酸”,请你分别用三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将其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温泉中含有的钙、镁、钠、硫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及美容的作用,这里的“钙、镁、钠、硫”指的是(  )
A.元素B.原子C.单质D.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李老师在实验室制取了两瓶常见的无色气体,放置在试验台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气体可能是氢气(或H2),推断的理由是集气瓶口向下放置,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气体可能是氧气(或O2)【或者二氧化碳(或者CO2)】(写一种)
(2)请设计实验验证所推断的B气体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在实验室制取B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小明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1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红色.
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3中,小明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观察到B中无现象,针对B中的情况,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B中无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一: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C、D两个实验.

(2)实验现象:C中的软塑料瓶变瘪,D中气球胀大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C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加入
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