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2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如图1装置(填编号).

【答案】
(1)2KMnO4 K2MnO4+MnO2+O2
(2)A;E
(3)丙
【解析】解:(1)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据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应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故选丙; 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2)A; E;(3)丙
【考点精析】利用氧气的制取装置和氧气的收集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①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③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写出以下各物质的化学式:A、E、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化学反应①是 , 化学反应③是
(3)C物质是反应②的(填“催化剂”或“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熟练运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①KClO3﹣﹣氯酸钾 ②2Ca2+﹣﹣2个钙离子 ③O2﹣﹣2个氧原子 ④NH4﹣﹣铵根离子 ⑤H2O﹣﹣1个水分子 ⑥2H﹣﹣2个氢元素 ⑦ ﹣﹣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 ⑧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A.①④⑤⑦⑧
B.②③④⑥⑧
C.①②⑤⑦⑧
D.②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粗盐过滤
C.制取氧气
D.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纳米技术的应用

C.绿色化学的提出

D.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 (填序号)有关.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
(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①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图1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表面均被打磨,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相同的稀盐酸.通过观察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填元素符号);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的液面高度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取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将镁放入稀硫酸中,铁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小于镁的质量
B.充分反应后,镁、铁一定都有剩余
C.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都有所增加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和稀盐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物质:①海水;②铜;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氮气;⑥泥水;⑦二氧化碳;⑧“娃哈哈”纯净水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