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
②根据清澈、透明的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解答;
③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
④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解答;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3)根据蒸馏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
(4)①根据风力越大、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进行解答;
②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进行解答;
③元素与人体的作用解答.
解答 解:
(1)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
③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④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
(2)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边产生较多的气体,该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出现,可说明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边产生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说明为氧气;两边气体体积比为2:1.
(3)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
(4)①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海水中水蒸发.
②实验室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时,一般要经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三个步骤.
③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元素可预防人体甲状腺肿大.
答案:
(1)②;
(2)增强水的导电性;2:1;
(3)蒸馏;防止暴沸;
(4)①水蒸发;②过滤;③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水的净化的放法、原理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熟练掌握水电解时的现象及结论,是解决此题的基础;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氧气体积比为2: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与操作 |
A | N2 | O2 |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
B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C | CO2 | HCl |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D | CaCl2 | CaCO3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 ||
C. | 图中的甲和丁属于氧化物 | D. |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70 | 1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待测 | 45 | 36 |
A. | 物质X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B. | 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
C. | 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5克 | D. | 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45: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6g | |
B. | 分支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C. | 分支酸由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
D. | 分支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0: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