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后,为了解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问题,并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有关研究并填写有关空白.
(1)【提出问题】
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能吗?铜与浓硫酸会发生反应吗?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铜“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③氧化铁能够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可以吗?氧化铜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吗?氧化铜还有哪些性质?
④有哪些途径可以由铜逐步转变为氢氧化铜?
(2)【查阅资料与问题解决】
①由基础实验4可知常温下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向装有一小块铜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至
 
,无明显现象.
铜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CuSO4+2H2O+X↑,X为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形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铜、氧气、水和
 

③氧化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等还原成铜,其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也能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温室”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铜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但能与稀硫酸、稀盐酸等酸发生反应,如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等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高温下,氧化铜还能分解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由铜转化为氢氧化铜,从化学反应的原理看,可以是流程Ⅰ:
Cu
H2SO4
CuSO4
NaOH溶液
Cu(OH)2
也可以是流程Ⅱ:Cu
O2
CuO
H2SO4(稀)
CuSO4
NaOH溶液
Cu(OH)2
流程Ⅰ和流程Ⅱ的最后一步是相同的,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流程Ⅰ相比,流程Ⅱ的优点是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①通过实验分析可知: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在Cu+2H2SO4(浓)
  △  
.
 
CuSO4+2H2O+X↑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X为SO2
②铜绿的主要成分为 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与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温室”气体,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等物质,在高温下,氧化铜能分解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和氧气,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
④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与流程I相比,与流程I相比,流程Ⅱ不使用浓硫酸、无二氧化硫生成,流程Ⅱ的优点是:安全、环保等.
解答:解:
(2)①验证常温下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应向装有一小块铜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至铜片完全浸没,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在Cu+2H2SO4(浓)
  △  
.
 
CuSO4+2H2O+X↑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X为SO2;故答案填写:铜片完全浸没;SO2
②铜绿的主要成分为 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③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与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温室”气体,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等物质,在高温下,氧化铜能分解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O+CO
  △  
.
 
Cu+CO2;C+2CuO
 高温 
.
 
2Cu+CO2↑;CuO+2HCl=CuCl2+H2O;4CuO
 高温 
.
 
2Cu2O+O2
④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流程Ⅰ和流程Ⅱ的最后一步是相同的,即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与流程I相比,流程Ⅱ不使用浓硫酸、无二氧化硫生成,其优点是:安全、环保等;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Na2SO4;安全;环保;
故本题答案为:
(2)
①铜片完全浸没;SO2
②二氧化碳;
③CuO+CO
  △  
.
 
Cu+CO2;C+2CuO
 高温 
.
 
2Cu+CO2↑;CuO+2HCl=CuCl2+H2O;4CuO
 高温 
.
 
2Cu2O+O2↑;
④CuSO4+2NaOH═Cu(OH)2↓+Na2SO4;安全;环保;
点评:实验探究题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如图是水污染造成的后果,根据此现象请回答
(1)简述你对图的感受
 

(2)对此情况你的一点建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
(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小结: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而吸入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确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
 

(4)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
 

A.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B.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5)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接触来反应制取氢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是
 
(填一组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两种气体混合后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的变化;将红热的黑色固体W放入到X、Y的混合气体中,燃烧得到另一种气体Z.W熄灭后测知X气体已完全反应.向Y、Z的混合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已知Y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
5
.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物质的名称是:X
 
;Y
 
;W
 
;Z
 

(2)写出X和W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氦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将相应物质填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     
(2)充满探空气球的气体是
 

(3)充入灯泡延长灯泡寿命的气体是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A+2B=2C+D中,当A和B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5:3,若生成C,D两种物质的质量共160克,则需要B物质的质量为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使用酒精灯前,先检查灯芯和灯里有无酒精.酒精量最少不少于灯体容积的
1
4
,最多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用
 
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
 
,以免失火.绝对禁止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不可用嘴吹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旳反应原理是
 
(化学方程式表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因为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方程式为
 
;用集气瓶收集时,证明收集满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