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现有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图,黑色固体B在反应①、②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J物质也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物质I和G.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C     物质A的名称氯酸钾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属于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3)操作Ⅰ的名称叫过滤,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结合物质转化关系图,则:根据“黑色固体B在反应①、②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推测B为二氧化锰;“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J物质也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物质I和G”,则推测J为碳酸,I为气体二氧化碳,G为水,从而推测A为氯酸钾,C为过氧化氢,D为氯化钾,E为氧气,H为碳,代入检验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 解:“黑色固体B在反应①、②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推测B为二氧化锰;“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J物质也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物质I和G”,则推测J为碳酸,I为气体二氧化碳,G为水,从而推测A为氯酸钾,C为过氧化氢,D为氯化钾,E为氧气,H为碳,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
(1)H是碳,化学是为C;物质A是氯酸钾;故填:C;氯酸钾;
(2)反应①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反应④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故答案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CO2+H2O═H2CO3
(3)操作I为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故名称叫过滤,其中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故填:过滤; 引流.

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将150g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填空
(1)地壳中元素含量:O>Fe;
(2)分子大小:0℃时的水=0℃时的冰;
(3)核外电子数:Cl<Cl-
(4)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水<过氧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a分液漏斗 b锥形瓶.
(3)用所给仪器组装用上述反应制氧气的装置,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B装置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收集装置为C或D.选择的依据是ACD(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4)实验室还可用A装置制取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若用图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空气、氢气、水等一些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其中水是化合物,空气是混合物,氧气和氢气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请回答:
【实验一】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小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红色.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有酚酞遇到氨水变红色.
【实验二】往烧杯B中加入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往小试管中加入5mL浓氨水,小试管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以后,B烧杯中产生的实验现是: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三】如图,先分别往烧杯B中各加入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再往甲装置烧杯A中加入30℃的蒸馏水20mL,往乙装置烧杯A中加入70℃的蒸馏水20mL,然后分别向两支小试管中各加入5mL浓氨水,两支小试管分别置于装有不同温度蒸馏水的烧杯A中,再分别各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实验时发现乙装置烧杯B中溶液先产生现象,甲装置烧杯B中溶液后产生现象.该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A和B均为黑色粉末,B为单质,D为红色固体.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uO C:CO2  ECaCO3
(2)写一种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金刚石;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把6.2克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到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6克问:
(1)制取的氧气是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各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