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C.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分析 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各反应的关系进行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

解答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溶液质量增加,故B正确;
C、b点时金属单质中不含Zn,只含金属单质Ag,因为此时溶液中含金属离子Zn2+、Cu2+,故C错误;
D、c点和d点表示锌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所以溶质种类相同,金属单质有Zn、Cu、Ag,金属单质种类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结合坐标分析各段的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阅读资料】①用H2与钙加热制得CaH2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③CaH2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CaH2的制备】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与钙反应;
(2)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蓝色.该同学据此判断: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也可能是钙和水反应.
【CaH2的性质探究】
取少量上述制得的CaH2 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3)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H2   (写化学式).
(4)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 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猜想三成立
【定量分析】
取制得的CaH2样品1g(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加入到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CaCO3质量为2g,则该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1)空气通过进风口与原料中的焦炭充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O2+C$\frac{\underline{\;点燃\;}}{\;}$CO2
(2)由(1)中产生的气体与炽热的焦炭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生成生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B(填序号).
A.Fe2O3   B.CO   C.Fe   D.CO2
(4)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CO、CO2,如果将高炉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
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stackrel{稀硫酸}{→}$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
(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样品$\stackrel{加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祸,称得质最为21.2克.冉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3)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使碳酸氢钠完全反应.
(4)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已知: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A BCD
现象放大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和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样品中一定含有Fe和CaCO3,不含Fe2O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样品中含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二者都有
【实验质疑】
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试验.
【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过滤;
(2)固体Ⅰ的成分是CaCO3和Fe2O3(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Fe、Fe2O3、CaO、Ca(OH)2、CaCO3
【实验反思】
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D(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
B.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通过钝化的方式使锌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防止锌的腐蚀.某锌制品的钝化液含有硝酸银、硝酸铜、重铬酸等,其中重铬酸是一种可溶性的酸.
(1)该钝化液pH<7(填“>”、“<”或“=”).
(2)重铬酸(H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
(3)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金属单质的细微颗粒,该颗粒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硫酸(H2SO4)是一种常见的酸,在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6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乳酸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属于化合物
B.乳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