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4?潍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钠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分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主要是指金刚石、石墨和C60;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
B、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钠米级金刚石粉末,碳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改变了;
C、CCl4是一种含碳化合物;
D、制造金刚石时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性质及其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4?潍坊)某化工厂制取硝酸铜用下列两种途径:
(1)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NO↑+4H2O,生成的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的同时还生成二氧化氮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试回答: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在生产中要尽可能减少排放.若要制得等量的硝酸铜,哪种途径较好,说明理由______.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设计制取硝酸铜更合理的途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4?潍坊)原煤中由于含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产物的二氧化硫会造成大气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超过一亿五千万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煤炭的燃烧.某煤厂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消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2CaSO4.该煤厂现有含硫3.2%的原煤500t,问:
(1)如果这些原煤不经过“加工处理”直接燃烧,硫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硫时,可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吨?
(2)如果要将这些原煤全部制成合格的“环保煤”,理论上需含氧化钙96%的生石灰多少吨?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4?潍坊)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4?潍坊)铝和铜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金属.金属钛(Ti)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2l世纪最重要的金属之一.
金属
与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缓慢放出气泡快无现象
(1)通过金属与同样盐酸的反应现象,可以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
(2)①高层建筑常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采用铁门窗,原因是______.
②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产生少量绿色物质,经查阅资料得知该物质为铜锈,又俗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用你学过的一种常见物质--(填名称)通过化学反应帮小林同学除去铜锈.
(3)钛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等,即使把它们放到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4?潍坊)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提取许多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完成有关问题:
(1)我市某盐场测得:①海水含NaCl约为3.5%(即指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占整个溶液中质量的百分比为3.5%,下同),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选择(填序号)作原料,理由是.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晒盐后得到的母液(又称卤水)中含有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和氯化钾(KCl)等物质.参照图中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卤水中提取氯化钾晶体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将卤水加热到60℃以上蒸发水分后,会逐渐析出(填名称)晶体,其理由是;
②将①中的晶体过滤后,得到滤液,把滤液降温至30℃以下,又析出氯化钾晶体,然后用少量的(填“热水”或“冷水”)洗涤这两种晶体的混合物,就可以得到较纯的氯化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