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属于_____反应(填写基本类型)。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_____,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4)溶液A的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原因是_____。
【答案】Zn+H2SO4ZnSO4+H2↑ 置换 Zn2+、Cu2+ 过滤 玻璃棒 小于 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增加
【解析】
(1)氧化锌和氧化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铜和水,没有气体产生;而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为置换反应。(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和铜离子。(3)由图可知,操作Ⅰ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这种玻璃仪器。(4)A到C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uSO4
Cu+ZnSO4,由此可见,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大于原溶质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增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钠和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C的化学式______,G的化学式______。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物质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C. t1℃时,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
B. 60 ℃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
C. 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4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 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 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C、D是气体,A、B是液体,E,F是固体;组成A、B的元素种类相同,物质F为红色金属,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D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若E为淡黄色固体,在C中燃烧发出_____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在D→F的反应中,体现出物质D具有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