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液放在试管中,再滴入氯化钙溶液 | 若生成白色沉淀 | 碳酸钠过量 |
若无明显现象 | 恰好反应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分析 对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进行假设,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恰好完全反应,二是有一种反应物过量,不可能两种反应物都过量;含碳酸钠杂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加入稀盐酸,首先发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其次才发生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根据一开始不产生气体是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解答;
样品中的碳元素最终都转化到了二氧化碳中,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解答.
解答 解:(1)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2)很显然假设四不成立,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是反应物,二者不可能都剩余;
(3)甲同学的方案不能说明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因为如果是假设二成立,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也不反应,无现象;
(4)在甲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要说明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应取甲同学实验后的清液放在试管中,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溶液变浑浊说明滤液中含氢氧化钙;如果溶液无变化说明不含氢氧化钙;
(5)①一开始不产生气体是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如图中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②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0.44g
$\frac{106}{x}=\frac{44}{0.44g}$
x=1.06g
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06g×10×\frac{12}{106}×100%}{18.6g}×$100%≈6.5%
故答案为:
(1)Na2CO3+Ca(OH)2═CaCO3↓+2NaOH;
(2)假设四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不能共存.
(3)若氢氧化钙过量与氯化钙不发生反应
(4)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取甲同学实验后的清液放在试管中,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或滴入碳酸钠溶液),观察 | 溶液变浑浊,含有氢氧化钙 |
溶液不变浑浊,不含氢氧化钙 |
点评 此题是有关反应后溶液中成分的探究题,其中又有根据方程式的计算题,步骤较多,做题过程比较繁琐,属于较难题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 |
B. |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 |
C. | 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 |
D. | 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⑥ | B. | ①③⑤ | C. | ②④⑥ | D. | 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试管、烧杯、玻璃棒 | |
B. | 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 | |
C. | 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 |
D. | 称量时左盘放2g砝码,游码移至0.5g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牛奶 | B. | 苹果 | C. | 豆油 | D. | 白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