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ml |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ml | 试验后注射器内剩余的气体体积/ml | 消耗的氧气体积/ml |
30 | 70 | 10 |
分析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解答 解:(1)实验前,连接好装置,把注射器活塞向里推,使气球鼓起,然后保持活塞不动.隔一会儿,观察到气球不变瘪,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填:不变瘪.
(2)加热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的铜粉逐渐变为黑色;
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或2Cu+O2$\frac{\underline{\;\;△\;\;}}{\;}$2CuO.
故填:逐渐变为黑色;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或2Cu+O2$\frac{\underline{\;\;△\;\;}}{\;}$2CuO.
(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20ml,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20;五分之一.
(4)A.实验前,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大于装置内空气总体积的1/5时,不影响实验结果;
B.使用的铜粉的量不足时,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时,能够使氧气完全反应,不会导致结果偏高;
D.反应结束,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测注射器内剩余气体体积时,气球内残留有气体,会导致测定的剩余气体偏少,从而导致氧气含量偏高.
故填:D.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验证方法 | 现象 | 判断 | |
猜想I:滤液主要成分 为氯化铵 | 取少量滤液加入NaOH固体,并加热 | 未闻到明显的氨的刺激性气味 | 猜想I不成立 |
猜想Ⅱ:滤液主要成分 为氯化锌 | 取少量滤液逐滴滴入稀氨水 | 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 | 猜想Ⅱ成立 |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主要为氯化锌,其中含少量的氯化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l+Fe(OH)3 | B. | CuO+H2SO4 | C. | H2SO4+Ba(OH)2 | D. | HCl+Ag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维生素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 |
B. | 维生素C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4:3 | |
C. | 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
D. | 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12}{176}$×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B. | 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 ||
C. |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 | D. |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 |
B. | 接触烧杯感到发烫 | |
C. | 产生淡蓝色火焰 | |
D. | 氢分子和氧分子结合成水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