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HCl,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2)该工艺中生成碳酸钡固体的反应方程式为:BaCl2+CO2+2KOH=BaCO3+2KCl+H2O,请完成并配平该方程式.
(3)操作3为洗涤、检验和烘干(或干燥),洗涤的作用是除去碳酸钡固体表面可溶性物质(合理即可),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可选用试剂AgNO3(写化学式).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该流程中的副产物可用作钾肥或化肥.(写一种用途)

分析 (1)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根据操作1后得到氯化钡溶液,可推断向混合物中所加的试剂A可为稀盐酸;根据操作后得到溶液与固体,利用过滤操作的特点,可判断操作1、2均为过滤操作;
(2)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推断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通入二氧化碳后所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物质的提纯方法,为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钡固体,应通过过滤、洗涤与烘干操作,其中洗涤的作用是除去沉淀表面可溶性杂质或残留滤渣表面滤液;
(4)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特点:既是某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另外反应的反应物,利用流程图判断其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根据流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由氢氧化钾、二氧化碳、氯化钡间所发生的反应,判断副产物为氯化钾,结合该物质的组成及性质,举例说明其用途;

解答 解:(1)加入试剂A后得到了氯化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剂A的化学式为:HCl,过滤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经过操作1、2后,得到了液体和固体,所以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
(2)由流程图可知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后得到碳酸钡沉淀,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BaCl2+CO2+2KOH═BaCO3↓+2KCl+H2O;
(3)碳酸钡固体经过操作3后得到了纳米碳酸钡,需要将固体表面残留的其他药液洗去,然后在进行干燥就可以得到纳米碳酸钡,所以操作3的名称是洗涤、干燥;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用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洗涤干净,滤液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
(4)在向碳酸钡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与氢氧化钾、氯化钡混合溶液反应后得到碳酸钡,即二氧化碳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生成的副产物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钾元素,可用作钾肥.
故答案为:(1)HCl;  过滤;    引流
(2)CO2;  2KCl;   H2O(两空可以交替)
(3)烘干(或干燥); 除去碳酸钡固体表面可溶性物质(合理即可); AgNO3
(4)CO2; 钾肥或化肥.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反应流程中的各个反应,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能够体现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图中描述的概念间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一个丙氨酸分子共有原子总数为13.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室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②加热木炭的目的是使木炭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图②中熄灭酒精灯操作是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3)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4)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检验木炭燃烧后的产物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敏在探究金属性质时,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用如图所示的卡通画进行了描述.其中,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黑点表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气体,根据图示刻画的现象回答:(  )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A(填编号).
(2)小敏要用其它方法验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她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铜片,你认为她还需选择的另外两种溶液是硝酸锌[Zn(NO32]溶液和硝酸银(AgNO3)溶液.
(3)小明将稍过量的铁粉加入到适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用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正确的设计实验方案时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以下化学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C.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D.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不能用浓盐酸与金属反应制氢气-反应太快难以控制
B.过氧化氢加二氧化锰可迅速放出氧气-过氧化氢中含氧气
C.洒到地面上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D.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常见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图书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灭火时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从灭火原理说明该反应的作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起到隔绝氧气或空气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雾霾造成的隐患成了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民生事件之一.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大气污染和防治工作.
(1)煤的不充分燃烧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针对此现象要求改用天然气或对煤炭进行粉碎后燃烧,煤炭粉碎后燃烧的科学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以下做法不利于控制PM2.5浓度的是A
A.将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变为肥料       B.加大城市绿化、园林建设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