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
[探究活动3]能否通过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证明其反应的发生?取一定量的稀盐酸,连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
(4)由图3你得到的认识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按照如下实验方法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说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少量氧化铜。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答案】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水,不能使变色硅胶变色 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 试管③中的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变色硅胶不变色 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增大 中和反应放热 生成蓝色沉淀 溶液为蓝色 酸、碱没有发生反应 酸、碱发生了反应
【解析】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试剂呈红色,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呈酸性,氯化钠呈中性,均不能使酚酞试剂变色,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将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证明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活动2: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装置图可知: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变色硅胶变色。
(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进入试管后被吸收会干扰实验,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试管③中的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变色硅胶不变色。
探究活动3:通过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根据实验过程和得出的相关数据可知:
(4)由图3可知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值增大;溶液的温度升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放热。
(5)由题意所给的实验方法的原理为,氢氧化钠与氧化铜不反应,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过量,不会出现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在溶液中反应的现象,溶液为蓝色;则有:
若实验现象为生成蓝色沉淀,则实验结论为酸、碱没有发生反应;
若实验现象为最终溶液呈蓝色,则实验结论为酸、碱发生了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2HCl ②Mg2+ ③CO2 ④ ⑤O2- ⑥H2O2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 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 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和乙醇都属于醇类,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尿素[CO(NH2)2]是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的一种化肥,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AF,A中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收集氧气的时机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O2、CO2、H2都可选用发生装置B,加入的液体必须要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已知氯气(Cl2)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溶于水,不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选用此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②若用G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填字母编号);若G的集气瓶内先装满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时应从_________端进(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如图表示的微观变化过程中共有三种分子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D. 参加反应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增强。他们的实验和操作步骤如下:
Ⅰ.在两只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上图所示),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只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 9︰23 | 9︰28 | 9︰33 | 9︰38 | 9︰43 | 9︰48 | 9︰53 | 9︰58 | 10︰06 | 10︰11 | 10︰25 |
甲瓶温度/C | 13.0 | 19.8 | 23.5 | 26.0 | 26.4 | 27.0 | 27.5 | 27.8 | 28.0 | 28.0 | 28.1 |
乙瓶温度/ C | 13.0 | 19.0 | 22.8 | 25.0 | 26.0 | 26.5 | 27.0 | 27.4 | 27.9 | 28.0 | 28.1 |
请完成下列空白:
(1)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有什么问题?(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a点和c点溶液的质量相同,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答一种物质);国家提倡使用电动汽车,北京市已出台电动汽车不限行措施,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____(答一点)。
(2)目前我市部分公交线路已引进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公交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3)下列做法无助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是___。
A 使用节能灯泡
B 用秸秆制秸秆燃气
C 加大石油进口,减少国内原油开采
D 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锌、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B与C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E物质的溶液呈蓝色。
(1)写出D和E的化学式:D_________,E_______。
(2)B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请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D与E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A物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银 ②氢氧化钡 ③氯化钡 ④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