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②④⑥①⑤⑦③ B. ②④⑥①⑤③⑦ C. ④②⑥①⑤⑦③ D. ④②⑥①⑤③⑦

D 【解析】 试题氧气在制取的过程中,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最后要先撤导管,最后撤酒精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填 “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填代号)。

降低温度不合理M、N 【解析】 (1).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洒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 由题中信息可知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低;(3).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M、N,因为两种物质的常温下是固体,而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俄罗斯科学家1999年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

61 【解析】 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5-114=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方法有: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③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H2和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

④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

(2)“嫦娥”和“玉兔”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用有机材料聚酰亚胺加入金或银制成的薄膜,具有极好的隔热性能,加入金或银的聚酰亚胺薄膜属于________材料.

(3)“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还在月球物质中捕获到来自太阳风的Ar﹣36、Ar﹣38.

①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②Ar﹣36与Ar﹣38在原子构成微粒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 .

沸点负C+2H2OCO2+2H2水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复合+2中子数不同 【解析】 试题(1)①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电解水时氢气出现在与负极相连的玻璃内,其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③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焦炭和水蒸气;反应条件为高温;生成物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H2+CO 在这个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般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导管口放出气泡时,即刻进行收集 B. 集气瓶收集氧气后,从水槽中移出,盖上玻璃片

C.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 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 【解析】 A、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进行收集,故错误;B、集气瓶收集氧气后,从水槽中移出,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故错误;C、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正确;D、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5.3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________ ;②废旧金属的________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金属;④寻找金属的________ .

金属锈蚀回收利用代用品 【解析】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锈蚀;②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金属;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5.3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  ③在铁制品表面覆盖搪瓷  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

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  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  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⑧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

A. ①③⑦   B. ②④  C. ⑤⑥⑧  D. ①⑦

C 【解析】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 ③在铁制品表面覆盖搪瓷,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 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 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因与水和空气接触,会加快生锈; 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会促进生锈; 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为,对应的碱,难溶于水,而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

B.

C.

D.

D 【解析】 要制得LaCl3,可以通过金属和酸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也可以通过碱和盐的反应等,但各种反应都要考虑反应能否发生。 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类比金属锌,镧和盐酸反应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B、类比金属锌,La2O3和盐酸反应能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C、类比金属锌,La(OH)3和盐酸反应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D、盐和盐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丙的溶解度

B. t2℃时,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60 g 甲物质

C. 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D. 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 t3℃,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

AD 【解析】 根据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可以确定提纯物质的方法,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A、t1℃是甲、丙的溶解度的交点,甲的溶解度等于丙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根据溶解度的涵义可知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物质,不是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60 g 甲物质,故选项错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