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B.用点燃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
C.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加油站、煤矿井、面粉厂等要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分析 A.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来分析;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
D.根据加油站、煤矿井、面粉厂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分析.

解答 解:A.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造成空气的污染,故正确;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时产生特殊气味,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故正确;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不是利用的乳化作用,故错误;
D.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加油站周围存在大量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蒸气,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极容易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掌握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物质的鉴别方法、除污的原理以及防范爆炸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某氢氧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硫酸钠,取样品20g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19.6%的稀硫酸100g,并不断搅拌,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Ⅰ.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①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①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Ⅲ.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加入红砖粉末的快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拓展应用】
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 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3.2g.
实验探究二: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淅河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封的氢氧化钾固体,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1.未变质   2.部分变质   3.完全变质
【查阅资料】KOH与NaOH性质类似,也能与CO2反应而变质.写出K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
【设计实验】
(l)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1不成立.
(2)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放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根据CO2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变质情况,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不可行,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进一步探究变质情况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后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猜想2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7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矿的矿井不能通风,防止氧气进入
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用油烟机排气
D.久未开启的地窖,可直接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纯碱C.花生油D.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BaSO4↓+2H2O.
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填序号).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OH-、SO42-(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AgNO3+NaCl=AgCl↓+NaNO3离子方程式:Ag++Cl-=AgCl↓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取固体
B.
称固体
C.
量取水
D.
写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C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盐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